理想汽车新动态,理想汽车最新回应

tamoadmin 0
  1. 关注最近出尽风头的新兴造车品牌!华人运通领衔,解析行业动态

易车原创 前面几期,易车科技从自动驾驶企业到自动驾驶的技术,做了深度解析,主要围绕车端的硬件设备、软件算法以及底层架构等方面,今天我们将视野拉高,更加宏观的来聊聊自动驾驶目前的两***展方向——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

单车智能:它的重心更倾向于车辆驾驶的自动化程度,而单车智能的技术实现路线也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以Waymo为代表的,以多线激光雷达、多种传感器进行感知;第二类以特斯拉为代表,基于摄像头和视觉感知。

车路协同:则是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通过车联网将“人-车-路-云”交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助力自动驾驶车辆在环境感知、计算决策和控制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升级,加速自动驾驶应用成熟。

理想汽车新动态,理想汽车最新回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单来说,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的本质是技术和成本在车侧和路侧的分配。

其中,单车智能是国内外大多数无人驾驶企业所在推进的方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将成为实现无人驾驶的最优解,也不能笃定说车路协同就是最优解。虽然L4-L5级的自动驾驶最理想的模式是实现“车端-路端-云端”的高度协同,从聪明的车配上智慧的路,车端智能和路侧智能协同呼应,但车端智能和路端智能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关系,自动驾驶的路线选择面临感知能力、决策能力(算力)等不同能力在车侧和路侧分配的问题,所以对应的自动驾驶成本也不同。

目前来说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内,各家企业的技术路线还真不是完全趋同的,有的是主攻单车智能,尽可能的把车武装到牙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高精定位等硬件设备全都配全并且选用的都是参数拉满的配置,代表企业如AutoX和小马智行等;有的是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齐头并进,两手都要抓,代表企业如百度Apollo以及蘑菇车联等。

单车智能的代表企业,国内来说AutoX算是较为突出的,AutoX总裁肖健雄曾表示:自动驾驶不能单纯依靠路车协同实现,目前道路智能化还难以真正做到全覆盖。要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以及驾驶体验,必须改进单车智能的技术,以应对雨雾等各种极端天气,确保用户能够得到安全的Robotaxi体验。

同时,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相辅相成,车路协同是对单车智能的一种有益补充。***如国家层面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自动驾驶的道路精准度,同时也能增加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可见肖健雄对于单车智能还是更加看重的,其认为路侧的设施存在故障、维修、养护等一系列问题,只能当做是一种***作用,重点还要把车做到最为智能与安全,提升传感器冗余,做到万无一失。

今年7月,AutoX发布了第五代全无人驾驶系统AutoX Gen5,是为无人驾驶而从零开始打造的,一共具备了超过50个传感器,配备了规模庞大的传感器集群,总像素达到2.2亿像素每帧,配备了***的4D毫米波雷达并可实现0.9度分辨率。每秒钟成像的激光雷达点云实现了1500万,算力平台支持2200TOPS的算力平台。这套惊人的硬件总成表现了AutoX要把车做到最“聪明”的决心。

车路协同以百度Apollo为例,百度的技术路径是“聪明的车+智能的路”双剑合璧力图实现自动驾驶最优解。

单车智能方面,百度Apollo推出了联合北汽极狐共同打造的新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

硬件方面,Apollo Moon搭载的第五代套件***用了1颗主激光雷达,13颗摄像头和5颗毫米波雷达的多冗余传感器组合。车辆前部加装了一颗成本很低的前向激光雷达,将在系统失效情况下用于冗余系统。虽然减少了激光雷达的使用,但Apollo Moon增加了摄像头的个数,同时还大幅度提升了图像分辨率和帧率,视觉感知能力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另外Apollo***用的计算平台提供的算力超过800TOPS,用了更多车规级的器件,为无人化实现了主计算系统和备份安全系统的一体化设计,***用水冷散热设计,不仅体积减小,结构简化,整体噪音也极低,车内非常静谧。

路侧方面,Apollo Air是目前全球唯一仅通过路侧感知就能实现开放道路L4自动驾驶闭环的技术。

Apollo Air技术可以在没有车端传感器、仅借助路端轻量感知和红绿灯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利用V2X、5G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路-云”的信息交互,从而赋能自动驾驶。

相较于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技术路线通过超视距的道路感知、车路云多个终端的智能信息互通互联,不仅可以扩大车辆感知范围、保障自动驾驶安全,还能降低对车端感知系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单车自动驾驶的成本。

根据百度自身统计,车路协同已经可以解决单车智能在路测时遇到的54%左右的问题,减少62%的接管次数,降低30%的单车成本。

目前百度已经在北京广州上海开展了车路协同方案的落地实践。

在北京,百度针对12.1公里28个路口行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搭建支撑L4级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运行的基础环境;建设车路协同边缘计算支撑平台,搭建了边缘计算服务框架,实现设备管理、车路协同算法同步等边云一体化功能。

2020年8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百度Apollo开启“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覆盖黄埔133公里城市开放道路的102个路口和路段。

上海嘉定汽车城开展开放道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建设,项目建设里程37.8公里,覆盖范围约65平方公里,通过对56个路口以及重点路段进行智慧化改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测试场景。

通过这两家的技术路线我们看出,各家虽然都表达了单车智能+车路协同两条腿走路的愿景和目标,但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各有侧重的,这也让双方走向了不同的岔路,未来哪方能立足于市场还得拭目以待了。

单车智能存在的局限性:

1、超视距感知、视觉盲区无法感知到。

无论是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本质上都是探测电磁波,与人类的视觉感官类似,人看不到的地方,这些设备也探测不到。视觉盲区典型的例子就是“鬼探头”,如下图中,行人出现时,减速已经来不及了。

2、恶劣环境感知。

单车智能有许多长尾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暴雨天气下,单车感知系统几近失灵,激光雷达因积水反射,噪点增多,摄像头画面模糊,目标识别的置信度降低。

在黑景下,单车视觉感知条件严重不足,曝光时间延长,感光范围缩小,雷达因缺少摄像头反馈的颜色和语义信息支持,无法辨别障碍物。

3、高成本设备利用率低。

在一辆车上装激光雷达等设备,很贵。然而一辆车大部分时间是停着不动的,行驶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停一晚上开车去上班,停一天开车下班)。这样昂贵的设备利用率很低,不划算。

讲单车局限性一定要讲两个例子,Uber自动驾驶撞出事故、特斯拉自动驾驶***,这是典型的单车智能局限性的体现。数据表明,传统汽车大约每50万英里发生一起事故,单车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大约每4.2万英里发生一起事故。

所以要有车路协同。把昂贵的设备安装在路上,由路上的设备来进行感知(有时候也做一些计算工作)。车路协同是由“路”来“告诉”车周边的情况,例如前方200米有车,注意减速;在路线上前方5公里处有***,提前绕行。(车速很快,需要高带宽低时延的传输方式,所以车路协同是5G很好的应用工具)

这样车和路就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路侧设备***集到了所有的车的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上报到一个统一的中心,由这个中心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加以应用,这个中心就是所谓的“云脑”:

1、出现***、拥堵能及时的告诉所有车辆,设定了目的地之后根据交通状况计算出行时间;

2、通过大数据提前预知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会发生拥堵,提出预警;

3、根据预测的交通流,给出出行建议,几点出发走那条路会最顺畅。

从车路协同道路设施来说,智能路牌、信号灯等车路协同的设施能够保证单车智能对于外界数据和信息的获取,保证交通的统一调度以及安全行驶。在理想状态下,车路协同确实是能很好地解决单车智能的这些弱点。

车路协同存在的局限性:

车路协同对单车智能也是存有依赖性的,其中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的网络安全防护并非不可破。

对于黑客来说,破坏单车智能网络,可能只是几辆车的交通事故,但是车路协同网络安全性故障,带来的可能是整个交通网络的瘫痪甚至更严重。所以,一旦车路协同遭到侵入,这时单车智能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暂且不提如何实现不堵车的问题,保证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则只能由单车智能接管。

另外要想实现全域范围的L5自动驾驶,那就需要全路段都铺设智能设备,那么且不说政策何时能够完全匹配,光是这些路端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就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如果某一个路口的设备出了问题,还是要看车辆能否足够智能来应对。

从双向通讯的角度来看,车路协同中的每一辆单车都是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平台数据的重要来源,如果车辆非智能,那么车联网也无法落地,也将失去意义。

总的来说,根据美国交通部的说法,车联网的核心价值是提升消费者的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那么,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最重要的网络安全与道路安全的角度去看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两者未来一定需要融合发展。

对于美国而言,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人才储备充足,基础科研实力强,美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首位,遍布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另外,美国拥有发达的集成电路技术,高端芯片设计领域一直保持领先态势,为高性能车载芯片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在通信行业和5G领域落后于中国的发展,且基础设施的投资一般由市场主导而非***主导,网联化推动进程缓慢。不论是单车智能“谷歌派”还是“特斯拉派”,背后的核心能力都是人工智能算法和决策芯片,而这正是美国的战略优势所在。

对于中国而言,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企业在5G技术方面世界领先,且4G和5G基站数量多,覆盖广,2020年底中国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2020年2月《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预计到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另外,从中国的道路情况来看,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公路总<a class="486cc6aa9b426454 hidden" href="" tit

关注最近出尽风头的新兴造车品牌!华人运通领衔,解析行业动态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在汽车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已经排在世界前列。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其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因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市场风险无法估计,因此很多汽车企业还在持观望态度。

二、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将会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也将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发展。

2.产业结构升级

从行业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随着行业扩展,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和种类会越来越多,同时可以带动我国总体GDP向上提升。未来,中国***将加大对充电设施的投入力度,推动充电设施的普及和建设。同时,企业也将积极投入充电设施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是专业的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研究及监测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的综合咨询服务平台。专注市场调研、研究报告、行业分析、定性研究、市场调查、行业可行性研究、专项报告、动态监测、细分市场研究、专家访谈纪要等各类定制报告;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客观的行业趋势分析、研究报告及市场商机,以供决策参考。

2015年被称为国内新势力的“元年”,上百家新势力企业正式入局国内汽车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时,能叫出名字的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多达100多家。时至今日,以蔚来、小鹏、理想等为首的新势力第一梯队已从“重症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官方数据显示,蔚来在9月份的销量成绩为4708辆,同比增长133.2%;理想汽车的9月份交付量为2504辆,2020年1月至今已总计交付18160辆;威马汽车9月份的销量为2107辆,同比增长38.8%,环比实现七连增。

但其实,最近入局的新兴造车新势力也大动作频频。今天轱辘哥就给大家解析一下,最近在行业内相当“吸睛”的新势力们。

恒驰汽车

一口气推出6款车型

2020年8月3日,恒驰汽车在广州、上海两地同步召开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6款车型,分别为?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轱辘哥吐槽:起个名字都懒吗),产品涵盖轿车、SUV和MPV。后无来者不敢说,但首次发布会便一口气推出6款车型的恒驰,绝对是前无古人。

许家印许老板的造车梦人尽皆知。早在2018年6月,许家印就已经做好了接手即将破产重整的FF法拉第的所有准备。遗憾的是,“PPT造车”代表贾跃亭并无放弃FF的控制权。由于恒大集团是FF法拉第的大股东,许家印因此亦和贾跃亭闹上国际仲裁法庭,最终和平分手。

虽说经历了一点挫折,但许老板并未放弃他的造车梦。2019年,恒大正式入主全球性电动汽车企业NEVS,更斥资11.5亿美元购入柯尼塞格65%股权。不缺钱的许老板秉承足球赛场上“买买买”的大手笔花费,也让业内对恒驰汽车有了更多的期待。同年9月11日,许家印率恒驰汽车高管团队参加了法兰克福车展,并宴请了60多位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的董事长和CEO。

与其它国内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恒驰汽车并没有资金和技术的明显短板,所以恒驰汽车在初期便已拥有较为完善的造车产业链,这也从根本上缩短了恒驰汽车的产品研发周期。许老板更是当着800多位行业大佬的面,放下豪言壮志:恒大将力争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参考恒大进入足球领域的先例,次年成为中国第一,第三年成为。外人眼里的“笑话”,恒大还真有可能实现。

华人运通

首款车型惊掉众人下巴

本届北京车展上,最令人瞩目的新势力展台非华人运通莫属,展台也被围得水泄不通。华人运通的首款车型高合HiPhi?X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正式首发上市,68-80万元的售价彻底惊掉了大家的下巴。

自2017年成立以来,华人运通都鲜有动向。本次量产车型的正式亮相,亦是华人运通成立以来的最大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华人运通的的创始人丁磊,知名度比华人运通都高。注意啦,此丁磊非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而是曾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张江集团总裁、乐视超级汽车创始人兼全球副董事长的业界大佬丁磊。

当然了,对于一个刚刚才发布首款量产车型的车企来说,生产资质的问题是重中之重。2019年的6月16日,华人运通、悦达集团及东风悦达起亚共同宣布,三方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华人运通的首款量产车型车型高合HiPhi?X。按照华人运通的规划,其未来年产能将达60万辆/年,租借东风悦达起亚的江苏盐城第一工厂后,将达成规划年产量的四分之一,预计2021年将正式投入使用。

至于资金的问题,据国内某企业信用查询网站显示,2017年成立的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两大股东分别是占股80%的华人运通控股(上海)有限公司和占股20%的江苏悦达集团,后者是由江苏盐城市人民***100%控股的企业,并持有东风悦达起亚25%的股权。总的来说,华人运通除拥有原始资本外,还拥有盐城市***的投资,资金看起来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虽然说高合HiPhi?X确实有很多十分炫酷的黑科技上身,但对于68-80万元的“惊吓售价”,轱辘哥对此仍保持保留偏质疑的态度。当然,轱辘哥也同样希望未来高合HiPhi?X的市场表现能***地打轱辘哥的脸,令国内也有高端产品可以和特斯拉平起平坐。

小牛电动

两轮变四轮,还做增程式?

日前,有媒体在网络上报料,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启了新的篇章。据了解,该创业项目已启动超过1年时间,目前团队规模已过百人,并在上海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产品亦已进入样车阶段。

没错,正是我们熟悉的小牛二轮电动车

说起李一男,他的故事可谓一个学霸的***。15岁那年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6岁成为了华为常务副总裁,后来还曾担任百度CTO、中国移动旗下无限讯奇CEO、***江创投合伙人。2015年,李一男北上创建牛电科技,家喻户晓的小牛电动自行车产品便是来自该公司。同在2015年,李一男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拘捕,入狱两年零六个月,于2017年12月出狱。

而根据网络上曝光的消息,李一男的创业团队目前正研发增程式电动车,首款车型将是一款SUV车型,预计定位20万元紧凑型级别。不难看出,李一男团队所研发的增程式电动车在技术路线上与理想汽车相近,不过定位将会更低一些。不过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早前大众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发表公开讲话时,提到增程式技术已经过时,发展潜力不大。若小牛电动最终能以增程式技术入局国内新能源,便能与理想汽车并肩作战,向全世界证明增程式动力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轱辘哥认为,从技术路线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理想汽车得到的并不是一个“竞争对手”,而是一位“友商”。

从9月份的销量来看,处于第一梯队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在“金九银十”的***下逐渐走入正轨,各种资本也在虎视眈眈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肥猪肉”。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产特斯拉Model?3亦自降身价,欲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如何保持产品优势,将是国内众多新势力造车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