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一代是哪一年,特斯拉第一代是哪一年的

tamoadmin 0
  1. 电动车是特斯拉专属?这几个“元老”你肯定不知道!
  2. model是什么牌子
  3. 特斯拉电池寿命
  4. 特斯拉CEO马斯克成全球首富,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的?
  5. 登顶全球车企市值第一,谁点燃了特斯拉股价?
  6. 新能源 | 比特斯拉早几十年 8款你不知道的电动汽车

文|信天游

图|来源网络

“松下与特斯拉,这一直就是一个不平等的合作。松下从来没有供应商的觉悟,特斯拉也一直没有把松下当成战略合作伙伴。”与一位业内同行聊天时,笔者感慨道。

特斯拉第一代是哪一年,特斯拉第一代是哪一年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要说起松下与特斯拉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那就应该从特斯拉最初与松下签署合作协议中那两条“不平等条约”说起。哪两条呢?

“?1、特斯拉不能对外宣称电池供货商是松下;2、出现问题概不负责。”

选择松下,特斯拉很无奈

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又从来没有动力电池方面的研发能力和经验,特斯拉早期研发纯电动汽车之时想要破解动力电池系统这个核心难题就只能将目光投向世界上最成熟的电池技术以及已经拥有足够大产能规模的18650圆柱型电池,即使这种规格的锂离子电池从问世之初到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型号也从来没有预想过要成为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核心。

围绕1865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研发车用动力电池包而不是为纯电动汽车研发更加合适的电池,特斯拉从创业初始就带着这样的无奈一路蹒跚走下来。

从第一代的特斯拉Model?S开始,***用了最大8000颗松下提供的18650规格的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由于非常糟糕的热稳定性以及当时非常不成熟的温控系统的电池包,特斯拉推出的Model?S车型在全球很多地区出现了热失控后起火的事故。

这让当时诸多的行业人士以及媒体对特斯拉以及其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提出了诸多的质疑。而随着松下NCA镍钴铝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量产,虽然特斯拉电池包所***用的依然是18650规格的电池单体,但是电池包的热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热失控问题获得了极大缓解。

在推出了Model?S以及Model?X两款车型之后。伴随着马斯克一直崇尚的“第一性原理”,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取得了极大的关注和追捧。而松下NCA镍钴铝18650规格的锂离子电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第一款专门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磨合前行,短暂的“蜜月期”

在松下与特斯拉合作进入到了稳定期之后,新型“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级迭代。在18mm*65mm规格的基础之上,特斯拉与松下推出了全新的21mm*70mm规格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俗称21700电池)。

与此同时,电池正极材料的钴金属含量从原本的30%左右降低至不到10%,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从原本240Wh/kg左右提升至300Wh/kg。

如此的巨大提升,对于当时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创举。而原本需要最多8000颗电池单体的电池包减少到原本的一半不到,仅需要3000颗左右的电池单体就能组成全新的电池包,而电池包的系统能量密度也达到了167Wh/kg。

彼时,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市场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正在向200Wh/kg迈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还在140Wh/kg左右徘徊。而在此基础之上推出的特斯拉model?3车型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全球超过30万辆左右的订单,特斯拉与松下的蜜月期正式开始。

或许蜜月总是那么甜蜜而短暂。虽然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2018年的特斯拉却经历着数不尽的痛苦与折磨。面临着市场对未来前景的质疑、融资能力持续下降、现金流严重匮乏、核心高管团队不断离职、Model?3订单巨大却产能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特斯拉迎来了从创业之初至今最大的危机。

作为创始人的马斯克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作为核心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松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掉链子,双方合作的问题在2019年开始集中暴露,并毫无遮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矛盾公开,松下“吃黄连”

位于内华达沙漠的特斯拉Gigafactory工厂在2018年12月建成投产。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这个拥有7000名员工,24小时持续开工的超级工厂在投产之时也仅仅完成了30%左右的产能建设。

随后在2019年1月份,松下与丰田汽车在日本签署合约,意图谋求新的市场机遇;同年4月份,松下停止对特斯拉Gigafactory?1电池工厂的扩张***,也暂停了对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资,双方关系迅速降温

松下与特斯拉的积怨于2019年11月份达到顶点,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公开表示,松下低估了和特斯拉的合作风险,目前难以从与特斯拉现有电池合作业务中赚取利润,而对于特斯拉在华投产,松下表示没有***为特斯拉在中国新建电池工厂。

2020年春节期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称成为特斯拉在中国地区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公告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哗然,对于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未来的合作猜想纷至沓来。

然而,宁德时代公告上的内容却显得并不是那么振奋人心。公告称,公司拟与Tesla,?Inc、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订《Production?Pricing?Agreement?(China)》,目前Tesla,?Inc?已签署,尚需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约定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动力锂电池,期限为2020?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并未对特斯拉***购量进行强制约束,具体***购情况特斯拉会根据自身需求以订单方式确定。

虽然从这个模棱两可的公告上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结合松下与特斯拉的合作以及宁德时代在2019年的种种动作和表现我们可以继续探究。

宝马“钦点”,宁德时代“上位”

众所周知,宁德时代创立初始并不是太知名,而2017年12月与宝马汽车的合作让宁德时代迅速进入了汽车行业的视野。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快速发展,凭借自己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宁德时代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超过60%的市场占有率让宁德时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链中的龙头。但是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路线的探索中,宁德时代从未进行过圆柱型动力电池的拓展,而在高镍811镍钴锰三元方壳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直走在行业的前端。

2019年底,宁德时代对外宣称将率先***用全新CTP技术的无模组电池包。并表示在成本上,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投入应用后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在2020年,***用CTP结构的动力电池包将达到20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

系统能量密度200Wh/kg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味着作为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特斯拉至少在动力电池领域开始落后。

就像2018年Model?3上市前特斯拉***用21700电池所带来的期待一样,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宁德时代的努力下将再次出现质的飞跃。

从技术角度来讲,或许作为特斯拉创始人的马斯克,不愿将技术第一的桂冠轻易让给竞争对手,才会在即使已经选好了LG化学这个松下的替代者的时候,依然将橄榄枝抛给了宁德时代,这个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上跟特斯拉完全不相干的年轻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牵手宁德时代,押宝中国未来

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用了21700?NCA电池的Model?3的167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在当下还算是主流水平,但是相较于即将推向市场的宁德时代200Wh/kg的CTP电池包而言,已经是大大的落后了。

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Wh/kg的宁德时代CTP技术,可以说仅仅在动力电池包体结构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就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的新高度,而其***用的依然是单体能量密度在240Wh/kg左右的石墨负极的高镍三元电池。

比特斯拉***用的高镍(9:0.5:0.5)NCA镍钴铝正极的动力电池300Wh/kg的单体能量密度,目前的高镍811镍钴锰正极的电池240Wh/kg单体能量密度还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而***用硅碳负极的300Wh/kg的高镍811镍钴锰三元电池在2019年已经送检。

一旦***用300Wh/kg的高镍811镍钴锰大单体三元方壳加上CTP结构的电池包在系统能量密度上进一步突破至240Wh/kg以上,以21700为代表的小圆柱单体成组的技术路线将由于成组效率太低很快被抛弃。

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猜想一下为什么宁德时代的公告那么含糊其辞。当然,首先作为供应商一定要有供应商的觉悟,不能太抢主机厂的风头。其次,对于特斯拉而言,如果彻底抛弃掉原有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就意味着,前期与松下合作建设的所有产能将彻底废弃,而松下这个初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也将彻底被抛弃。

这个当然是坚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特斯拉全面度过难关并开始全新篇章的时候。而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多代表的是未来,或许两年的合作期以及并不限制供应的规模以及数量,实际上是在为了技术快速迭代时不落下风做的充分准备,更为了能够实现平稳过渡期做的妥协。

其实我们从Model?S等车型刚刚开始***用21700单体的动力电池包就能知道,从旧技术到新技术的过度,特斯拉在先期已经按照两至三年的时间来***。

写在最后:

或许与宁德时代的大规模全面合作还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但是不论需要多少时间的过度,对于电动汽车这个高速技术迭代的新生事物而言,“新陈代谢”总是不断地、快速地发生着。

旧的终将被抛弃、新的终究会到来。对于我们而言,只需要去等待就好。(专栏作者系动力电池技术专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深分析人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车是特斯拉专属?这几个“元老”你肯定不知道!

文|信天游

图|来源网络

2019年,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两大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相继对外宣布将开始量产无模组的全新动力电池结构——CTP动力电池包。宁德时代表示在成本上,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投入应用后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从宁德时代的规划中我们了解到,***用单体能量密度240Wh/kg高镍三元单体的宁德时代,2020年动力电池组将实现20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与此同时,比亚迪规划到2020年,其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180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也将提高到160Wh/kg以上。

中国两大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不约而同的对外宣布开始量产全新结构的CTP动力电池包,所谓CTP动力电池包到底相比之前的动力电池组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CTP动力电池包,字面上的意思就是Cell?To?Pack?,一般而言,在此之前的国产纯电动汽车***用的是电池单体串联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再串联成整包。而CTP电池包就是电池单体直接组成动力电池组,这样的好处主要是生产成本降低,能量密度提升。

其实所谓的CTP动力电池包在整个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当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从第一代的特斯拉Model?s开始,特斯拉已经开始使用CTP结构来设计动力电池包的结构。

早期的特斯拉Model?s由于***用的松下生产的原本在3C产品上广泛使用的18650型号的钴酸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单体,特斯拉将数量7000-8000多颗的18650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四个大“模组”之后,辅以被动式散热系统以及BMS装配成为动力电池包。

而后期***用了21700规格镍钴铝正极材料,单体能量密度超过了300Wh/kg的特斯拉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最高也超过了167Wh/kg,彼时国内动力电池包的系统能量密度还停留在140Wh/kg左右。在经历了111NCM、523NCM、622NCM、811NCM的发展历程,中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得到了持续的进步。

2019年下半年,***用碳负极的国内量产的高镍811NCM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40Wh/kg,而***用硅碳负极的高镍811NCM动力电池虽然尚未进入实质性的量产阶段,但是超过300Wh/kg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能够跟国际最先进水平相媲美了,而量产的***用碳负极的高镍811NCM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已经超过170Wh/kg。

如果想要进一步的提升动力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留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是加快硅碳负极的高镍811NCM动力电池的量产***,二是在现有电池技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在应用端想办法。而在应用端最好实现的CTP技术就成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不二之选。

按照宁德时代的表述,***用了CTP结构的动力电池包可以实现系统能量密度200Wh/kg的升级,同时制造成本会有相应的下降。除此之外,作为动力电池企业,原本卖单体或者卖模组的生意模式直接变成了整包供应,不但增厚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相应的减少了部分整车厂商在pack开发过程当中的失误导致动力电池厂商的利益以及声誉的损失。

如此一来,一举多得的事情,作为供应商的动力电池企业何乐而不为。

既然***用CTP结构开发动力电池包对动力电池供应商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中国动力电池龙头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一定是走的最早也是走的最快的。但是在CTP结构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上,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却在进行着截然不同的尝试。

从官方的声明以及专利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宁德时代的CTP是基于高镍三元开发成本更低、系统能量更高的动力电池包。

按照宁德时代的规划,2020宁德时代的CTP、动力电池包的系统能量密度将达到200Wh/kg,如果按照目前紧凑级乘用车一般搭载400kg左右的动力电池重量来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用宁德时代CTP结构的动力电池,400kg左右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容量将达到80kWh左右,如果按照目前工况续航里程500km的紧凑级纯电动车型一般装载65kWh的动力电池包大致计算,搭载同样重量的宁德时代CTP结构的紧凑级纯电动车型将可以实现超过600km甚至650km的工况续航里程。

而由于***用了类似特斯拉的多排单体电池大模组(实际上并没有彻底取消模组)的结构布局,单排电池之间辅以管柱形结构作为整车动力电池的安装定位,避免了车辆行驶中动力电池包完全取消模组所带来的动力电池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而比亚迪的CTP结构的动力电池相比宁德时代改变的更为彻底。

首先在动力电池的材料上,比亚迪并没有与宁德时代一样***用高镍811NCM动力电池,而是***用了全新开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类似于“绿箭”口香糖形状的“刀片电池”相比一般的动力电池单体更长、更薄,短的“刀片电池”长度有600mm左右,而长的规格达到了1500mm左右。

这样一来,比亚迪的CTP结构更加的简化,动力电池彻底取消了模组,直接在动力电池托盘上***用直接串联侧向排列的方式放置,包体下部使用保温材料,包体上部使用“口琴管”设置液冷主动式循环系统来散热,而通过包体侧边结构加强来紧固电池单体,通过电池托盘以及电池单体自身的结构强度来实现较高的包体结构强度。

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CTP结构进化的更加彻底,包体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控制更好,装配工序更加简化,但是包体的结构强度相比宁德时代会比较差,仅靠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单体自身、侧边结构件等来抵御车辆行驶中动力电池包所产生的形变和应力,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单薄了些。或许需要进一步通过车身“电池仓”结构来进一步加强结构的强度。

而根据比亚迪的描述,比亚迪磷酸铁锂CTP电池包将***用180Wh/kg的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达到160Wh/kg,这一数字相比宁德时代的200Wh/kg看起来略微落后,不过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的成本已经可以降至600元/kWh以下,作为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包产品,比亚迪CTP电池包的竞争力还是挺强的。

这意味着,在低端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比亚迪CTP电池包或将成为一股竞争力很强的势力

目前来看,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对于每一个动力电池企业而言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退出的2020年。不论是比亚迪的CTP“刀片电池”还是宁德时代的高镍三元CTP电池,都是市场的需求方向。

成本导向的低端市场规模大,需求多,比亚迪磷酸铁锂CTP电池包以优异的性价比或许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发展,300Wh/kg以上的硅碳负极的高镍三元单体的量产,更轻、更薄、容量更大的动力电池将会是高端市场的抢手货。而宁德时代的以高镍三元为基础的CTP在能量密度、重量能量密度均占据绝对优势,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中高端市场宁德时代CTP或将成为主流力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model是什么牌子

截止目前,全球主流汽车市场上有大约50种不同的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主流汽车制造商生产的,包括奥迪、?宝马、现代、起亚奔驰雷诺、特斯拉和大众,这个数量与2010年初相比有很大的增幅。但是如果你说电动汽车是在近10年才开始研发的,那车叔就要持反对意见了,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少数几家公司在研发电动汽车了。我们可以看到,电动汽车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在电气化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那么在上世纪90年代,最初是哪几家汽车制造商在研发电动汽车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克莱斯勒Tevan(1993-1995)

在这里车叔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冷知识,第一家大规模推出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并不是日本车企,而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Tevan活跃于1993年至1995年,是以第二代城乡小货车为基础研发的,并以镍镉电池组为动力,因为在当时锂离子电池并不容易实现。

这辆车搭载的48千瓦的电动机,可产生65马力,而变速器是一个两速转轴机构。克莱斯勒表示,Tevan充一次电能跑80英里,但实际驾驶上只有60英里左右。当然啦,与现代的电动汽车相比,Tevan可以说是电动车领域的老OG了,在续航问题上面还是相当原始。最终克莱斯勒生产了56辆Tevan,并以12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电力公司。

通用汽车EV1(1996-1999)

通用EV1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标志性的电动汽车。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大制造商生产的、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也因为它是纪录片《谁杀死了电动汽车》的主角,在这部纪录片中声称EV1***因威胁到了石油工业产业链利益而被迫终止。

EV1是在1996年推出的,它的特点是双门的布局和极具空气动力学的车身。搭载的电动机能提供137马力和150牛·米的扭矩。在数次更新电池组后,最终行驶里程可达100至140英里。由于维护费用过高,通用决定终止该项目。

本田EV?Plus(19***-1999)

本田在19***年也加入了电动汽车市场,并推出一款叫做EV?Plus的超紧凑型汽车。直到1999年,该款电动汽车只生产了340台,也是第一辆不使用铅酸电池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

相反,本田在其他公司考虑生产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之前整整一年,就开始使用镍金属氢化物电池。EV?Plus由一台额定为66马力和278牛·米扭矩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它的最高速度超过80英里每小时,充一次电可以跑105英里。本田使用EV?Plus测试了很多先进的电机配置,并且帮助公司开发了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丰田RAV4?EV(19***-2003)

说到RAV4这款车型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怎么19***年至2003年RAV4就有了电动版。就和当时很多电动车一样,第一代RAV4电动车并不是量产车型,截止2003年停产之前,它只向公众销售了328台车。

它由额定为67马力和191牛·米扭矩和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充一次电就能行驶95英里。它的最高时速为每小时85英里,这比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电动车都要快。

车叔总结

由此可见,其实早在上世纪就有汽车制造商在研究电动汽车了,经过这30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向前迈了一大步,车叔期待在下一个30年,汽车电气化能实现质的飞跃,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电池寿命

型号是特斯拉品牌。

型号是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来自美国硅谷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汽车models包括Model3、ModelS、modelx、modely等。特斯拉最入门级的车型是model3,这是一款纯电动中型车。

品牌历史

2012年,特斯拉设计了纯电动豪华轿车ModelS。

2015年,特斯拉扩充产品线,推出ModelX;;4月份推出了高价值版纯电动四门轿跑ModelS。

2016年发布了价格更实惠的量产纯电动汽车Model3,2017年开始量产。

2017年2月1日,特斯拉汽车公司正式更名为特斯拉公司

2019年2月,马斯克宣布将毫无保留地开放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所有专利,任何人都可以诚信使用,以应对环境变化;3月3日,特斯拉宣布将于3月14日在洛杉矶发布ModelY紧凑型SUV。

2019年5月31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特斯拉Model3开放预订。

2019年11月13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特斯拉的欧洲超级工厂将落户柏林。欧洲超级车间从ModelY开始,将建造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辆。

特斯拉CEO马斯克成全球首富,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的?

特斯拉,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对全球汽车行业确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篇文章是关于特斯拉的电池寿命。让我们来看看特斯拉的电池寿命。特斯拉电池寿命:特斯拉的电池系统特斯拉的电池系统严格意义上只有两代,Roadster是第一代,ModelS是第二代。在ModelS中,有40kwh、60kwh、70kwh、85kwh和90kwh,其中两个规格是通过比较确定的:85Kwh400伏60/40千瓦时千瓦时特斯拉电池寿命:特斯拉电池寿命分析特斯拉的电池设计理念是制造更大的电池,以避免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用户期望里程与单次里程的比值来理性分析电池容量衰减。如图3所示,与LEAF相比,270英里的续航里程比84英里的续航里程有太多优势,达到10万公里的次数差了3倍,同样的电池,循环次数差了3倍。以上就是E-State为大家整理介绍的特斯拉的续航情况。本文主要介绍特斯拉汽车的电池系统和电池寿命分析。

登顶全球车企市值第一,谁点燃了特斯拉股价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于2021年1月7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成为 全球首富。其实最开始,马斯克就凭借其远超人的敏锐与执行力,在网上创立了一个点评网站,并收获了第一桶金,成为千万富豪;此后的他创立的PayPal也让马斯克名声大燥。但是他的目标远不止一个千万这么简单,随后,马斯克注资特斯拉并成为董事长,在融资特斯拉之前,马斯克早就敏锐的嗅到了新能源的商机。实际上,到2020为止,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提出数十年之久,但对于这点大蛋糕,各大汽车厂都虎视眈眈却迟迟无法落实到实处,究其根本就是电动汽车难度极大,对于这些大汽车厂都束手无策的问题,马斯克想要试一试,而且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在道路。对于电动汽车,没有任何经验,所有技术问题都只能自己克服,没有任何捷径可言,而且所有人都觉得他一定失败,都在等着看这个天大的笑话,但随后特斯拉第一代roadster发布,随即打了众人的脸,炫酷的外表和超长的续航立即为特斯拉吸引了大量粉丝,马斯克也随即宣布电动汽车量产。但是初入汽车行业,对各项流程并不熟悉,无法实现真正的量产。而众所周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萧条,马斯克也陷入经济漩涡中,但为了延续梦想,他变卖家产,住进工厂,日日夜夜和伙伴攻克各种技术难关。终于,有人承认了特斯拉,承认了马斯克,2009年戴姆勒和丰田向特斯拉下了两个五千万的订单,让特斯拉在悬崖边看到了出路,也让马斯克看到了希望。2009年特斯拉发布models随即风靡市场,一跃成为最畅销的车型。2010年特斯拉公司上市,特斯拉逐步走向正轨。

新能源 | 比特斯拉早几十年 8款你不知道的电动汽车

红色线条在几次不经意的跳动后,毫无保留地冲上了这块空白区域的高点,没错,特斯拉股价突破了 1000 美元,市值超过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最终以 1025 美元每股的价格和 8.***% 的涨幅收盘,市值定格 1900 亿美元。

虽然一个多月前,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刚在推特上碎碎念道:「Tesla stock price is too high imo. 在我看来,特斯拉的股价太高了。」

但是 CEO 的谦虚最终还是没能拦住这头蛮牛,股价跟着兄弟公司 SpaceX Falcon 9 的成功发射,一起突破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知道,这一刻一定会到来,但是来得比想象的更早了一些,在这个萧瑟的时间点,特斯拉股价确实涨得太没道理了。

谜之暴涨

2020 年是一个大家都想从日历里删掉的年份,即使是铿锵的特斯拉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3 月中旬,美国***肺炎疫情爆发,迫于疫情严峻的状态,松下撤出了在 Giga Nevada 里负责生产电池的 3500 名员工。随着 Giga Nevada 的停产,负责整车生产的 Fremont 工厂也进入停工状态。

对于库存周期仅有 11 天的特斯拉来说,停产就意味着停销。这样的状态从 3 月底一直持续到了 5 月初。

根据 EV Sales 的数据显示,今年 4 月特斯拉在全球的销量为 14793 辆,而今年 3 月全球销量为 60131 辆,环比暴跌超过 75%。

如果你说这是特斯拉的传统,每个季度末都会冲销量,季度初都是销量最惨淡的一个月,这个数据很正常的话,我们再来看一组对比。

去年 4 月特斯拉的销量是 20823 辆,也就是说,即使是同比,也出现了 28.9% 的下滑。

要知道,2020 年 4 月相比 2019 年 4 月,特斯拉不仅有重磅车型 Model Y 的加成,还有更大的用户体量,而且特斯拉的交付指引也从 2019 年的 36 万辆提高到了 50 万辆,所以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来看,4 月的销量都是非常糟糕的。

我相信这个数据,Elon 也看在眼里,但是工厂仍然无法开工需要为疫情防控作出退让。

5 月 12 日,Elon 仍无可忍,直接在推特上喊话地方***:「Tesla is restarting production today against Alameda County rules.I will be on the line with everyone else.If anyone is arrested,I ask that it only be me.

特斯拉今天违反了 Alameda County 的规定,重新开始了生产工作,我会和大家一起重回产线,如果有人因此被捕,抓我就好了。」

但是结果呢?

5 月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中国地区,依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了 11095 辆 Model 3 的月销量,但是美国地区仍然不容乐观。

4 月底特斯拉 2020 年 Q1 财报的电话会议中 Elon 表示,即使复工了,工厂也会面临供应链跟进不及时造成产能受限的问题。

Elon 在近期的全员邮件中再次强调:「对于我们来说,提高 Model Y 的产能,并降低修正的次数非常重要。我想让你们知道,这对于特斯拉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在 Model S、X 和 3 上做得非常好,但是 Model Y 在生产和供应链端都面临产能爬坡的挑战。」

显然本次疫情对特斯拉的生产和销售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Electrek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Model S/X 产线上 4 名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确诊)。

在如此艰难的时期,特斯拉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股东大会的华人任宇翔在 2020 年 6 月正式卸任。

在这个萧瑟的时间点,并没有什么利好可以***特斯拉的股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的股价还是超过了丰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高的车企。

再见丰田

423302 是丰田汽车 2020 年 4 月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虽然同比大跌了 46%,但是仍然是特斯拉 2020 年 4 月全球销量的 25 倍以上。

在如此悬殊的销量差距下,到底是什么撑起了特斯拉如此高额的市值?

我们已经无法站在「销量」的角度,太过单纯地看待这两家「车企」了,因为从根源上来看,这两家车企做的事已经不太一样了。

特斯拉一直在努力把两件事儿做到极致:电动化和智能化。作为这两个领域的引领者,市值超越丰田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寻找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无论你承认或者不承认,特斯拉已经摸索出了电动汽车这条替代燃油车的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车企都走上了这条路。

大众集团从 2019 年宣布,在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投入 600 亿欧元,其中 330 亿将将用在电动化上。大众预计 2025 年实现 100 万辆 MEB 平台车型的量产。

6 月 10 日,福特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正式签署协议,福特将基于大众的 MEB 平台,为欧洲客户打造一款纯电动车,*** 2023 年推出市场,预期数年内产量超过 60 万辆。

通用集团也表示将在 2020 年到 2025 年间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投入 200 亿美元的资金和***。

在越来越多车企认可这条道路之后,特斯拉的优势显得就愈发明显了。

虽然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车企陆续推出了 NEDC 600+ km 的车型,看似在电池技术层面追平了特斯拉 Model 3,但是Model 3 已经是一款 4 年前发布,3 年前就量产的车型,也就是说在电池技术方面特斯拉至少有 3-4 年的领先。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也多次透露,将在近期举行特斯拉电池日。

以我们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与特斯拉签署排他性合作协议的 Jeff Dahn 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寿命超过 160 万英里的电池。

2019 年 2 月特斯拉以溢价 55% 的价格收购了掌握了「干电极技术」和「超级电容技术」的 Maxwell 公司。

2020 年初 Electrek 爆料特斯拉收购了电池产线设备制造商 Hibar System,并在 Fremont 建立了一条电池试点生产线。

因此在今年的电池日上特斯拉极有可能推出自研电芯,并且在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指标上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特斯拉已经把魔爪伸向了商用车领域。

Elon 最近的全员邮件中透露,特斯拉 Semi 半挂即将量产,续航达到 300-500 英里,这不仅是特斯拉电池技术最好的证明,也是特斯拉实现「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发展」更实质性的一步。

特斯拉的减排不止出行领域,根据特斯拉最新发布的《特斯拉影响力报告 2019》内容显示,截止 2019 年特斯拉一共安装了 3.7 千兆瓦的太阳能系统,产生的清洁能源远大于工厂消耗的能源。

以上是特斯拉在能源层面作出的努力,现在我们再来聊聊智能化。

2020 年,L2 级***驾驶出现得越来越高频,这项在 3 年前被很多汽车爱好者嗤之以鼻的功能,也开始成为车企宣传的亮点功能。

但是早在 2014 年特斯拉就已经推出了第一代 Autopilot,实现了 L2 级别的***驾驶。当传统车企开始推出 L2 级***驾驶这个时间点,特斯拉已经实现了高速 NoA 功能。在功能和体验两个维度,以数个太平洋的距离领先对手。

「智能化」的另一点体现在电子电气架构,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很陌生的词,为了让大家可以简单粗暴地了解特斯拉的优势,在这里引入一位日系车企工程师拆解了 Model 3 之后的结论:「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领先丰田和大众六年。」

进军百万销量

在这两点基础下,我们再看回销量。

从 2015 年到 2019 年之后特斯拉每一年的涨幅都稳定在 36% 以上,增幅最大的一年达到了 137.74%,也正是在这一年,特斯拉 Model 3 车型刷新了美国豪华轿车销量排行榜。

面对市场更加巨大的豪华 SUV 市场,Model Y 重写 Model 3 的历史只是时间问题。

正因如此,在这个汽车行业不景气的时间点、所有车企都在收缩的时间点,特斯拉仍然在以最猛的速度,在全球布局。

5 月 15 日 Giga Berlin 打下第一根桩,6 月 4 日 Giga Shanghai 二期封顶。

一座坐落在欧洲大陆的工厂和一座坐落在亚洲大陆的工厂,是特斯拉全球化布局两颗重要的棋子。

目前完成产线扩张之后,Fremont 工厂 Model 3&Y 合计产能将达到 50 万辆,Model S&X 产线产能 9 万辆,Fremont 工厂总产能 59 万辆。

负责生产国产 Model 3 的 Giga Shanghai 一期工厂产能 10-15 万辆/年,规划生产国产 Model Y 的 Giga 上海二期工厂预计 2020 年底完工,2021 年实现量产,规划产能同样为 10-15 万辆。

Giga Berlin 建成后也将用于生产 Model Y 车型,预计 2021 年 7 月实现量产,产能 10-15 万辆。

所以在 2022 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内的这 3 座工厂将具有超过 100 万辆/年的产能,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从产销层面,特斯拉也在努力追赶丰田。

当然,我们并不一味推崇特斯拉的超级速度,在疯狂推进速度的过程中,特斯拉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参差不齐的装配工艺,并不算出色的油漆质量,还有多变的价格,这些都是特斯拉作为一家车企,在销量增长中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写在最后

2003 年 7 月,特斯拉正式成立。

2010 年 6 月,特斯拉正式 IPO,发行价 17 美元。

2017 年 4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福特汽车。

2017 年 5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通用汽车,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车企。

2020 年 1 月初,特斯拉市值超越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总和。

2020 年 1 月底,特斯拉市值超越大众汽车,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车企。

2020 年 6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家市值超越丰田汽车的车企,在 1 年前被质疑需求问题,被大量机构看空,股价一度从 300 多美元跌至 176 美元。

2020 年就是这么魔幻,虽然在这个时间点超越丰田让人有些意外,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特斯拉的市值迟早会超越丰田,只不过实现的这个时间点来得比大家的预期都要更早。

如果你用一个看待车企的视角,看待着所发生的一切,你永远无法理解,因为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车企」,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特斯拉给这个陈腐多年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太多新鲜血液,以一己之力撬动了整个行业发生改变。

回头看看整个美股市场,苹果、亚马逊、微软、Facebook 几家科技巨头,股价都在昨天晚上创下了历史新高,再看看特斯拉的股价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普及,靠纯电动车起家的特斯拉迅速崛起。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电动汽车是21世纪才有的新产物。其实在特斯拉还尚未诞生的70-90年代,宝马、大众、通用等传统车企就已经开始了电动汽车的早期尝试,只是这些车很少被人们知晓,本期我们就来认识其中8款经典纯电动汽车。

宝马1602e

宝马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不是大家熟知的i3,而是这台造型经典的1602e。1***2年,宝马就在1602汽油车基础上造出了纯电动版的1602e,当时宝马还拿出两台1602e赞助了1***2慕尼黑奥运会。1602e这款车由一台博世电动机驱动后轮,最大功率只有43马力,并用瓦尔塔铅酸蓄电池充当动力电池,容量只有12.6kWh,但重量已经达到350kg。受制于当时落后的电池技术,1602e的各项性能都比较差,0-50km/h的加速时间需要8秒,综合续航里程也只有30公里左右。

奔驰190E电动版

在1992-1996年之间,德国***进行了一项电动汽车试验,要求德国吕根岛的一些居民将电动汽车作为唯一的私人交通工具,来观察纯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当时参与试验的60辆汽车均为德国车企提供的原型车,其中奔驰派出10台纯电动版的190E。这款车***用两台功率均为22马力的轮边电机驱动两个后轮,钠镍氯化物电池作为动力电池,而且这款190E已经具备动能回收技术。在试验结束后,其中一辆190E测试车已经跑完10万公里,耐用性表现还算不错。

通用EV1

作为电动汽车的早期探索,通用汽车从1996年开始生产了1000多辆EV1,这些车都租给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州的居民,每月租金大约400美元。第二代EV1的电动机最大功率有137马力,镍氢电池的续航里程已经能达到160-225km之间。即便如此,这款车还是不断遭到租车用户们的投诉,到2003年通用将这批车全部召回,并宣告电动汽车并不适合大规模量产。这些EV1在回收后被大量销毁,只有少数车辆被捐给汽车博物馆和大学等非盈利机构。

大众高尔夫CitySTROMer

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大众在高尔夫Mk1推出两年后便开始考虑研发电气化车型。到了1981年,大众联合德国莱茵集团,在高尔夫Mk1基础上造出25辆纯电动的高尔夫CitySTROMer,这款不到1.5吨的两厢小车能做到65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当时已经是比较优秀的表现。随后的几年中,大众在第一代车型基础上继续改进,分别造出70辆高尔夫CitySTROMer II和120辆高尔夫CitySTROMer III,这些车在测试完成后向公众出售。

宝马325iX

80年代初,宝马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这个研究项目最终催生了8辆325iX原型车。与后轮驱动的普通3系不同的是,这些原型车为减小能耗全部转为前轮驱动,并配备了尺寸小重量轻的钠硫电池。这批325iX被送到德国邮局和地方机构进行测试,在不断测试改进后,最终325iX的城市续航里程超过145公里,但动力性依然是短板,0-50km/h加速需要9秒,最高时速为100公里/小时。

福特Ranger EV

纯电动皮卡对于今天的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似乎仍是个新鲜物种,但早在1998至2002年间,福特造了大约1500辆Ranger EV,这款电动皮卡的续航里程接近100公里,当时主要作为短途运输工具出租给美国西海岸的企业。但是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最终这批Ranger EV被福特大量回收销毁,仅有少量车保存至今,电动皮卡的早期尝试暂告失败。

标致106 Electrique

早在90年代中期,标致以当时的106两厢掀背车为模板开发出了纯电动的106 Electrique。这款车的直流电动机的功率为27马力,260公斤的镍镉电池可提供约80公里的续航里程,车速最快能跑到90km/h。当时标致对这款电动小车信心满满,预计销量将突破10万台,但实际上106 Electrique最终只卖出了几千台,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由法国***购买

本田EV Plus

1990年美国加州颁布一项强制性环保法案,规定要求大型汽车公司在加州的“零排放汽车”至少要占到销量的2%,于是本田借此机会研发了EV Plus这款纯电动家用车,动力电池***用镍氢电池,综合续航能力达到128-160公里。本田在90年代初期在加州投放了300辆EV Plus出租给当地居民,不过后来随着法案要求的逐渐放宽,这批EV Plus电动汽车最终也被厂商回收,结束了新能源车的早期尝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特斯拉

上一篇汽车年检新规定最新消息新闻_汽车年检新规定最新消息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