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厂商谁有造车资质,新能源造车资质清单

tamoadmin 0
  1. 工信部 国能新能源将获纯电动车生产资质
  2. 相比于其他代工的新能源车企,合众为何能自建工厂?
  3. 如愿以偿!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终获生产资质
  4. 紧箍咒!造车新势力的最后30天!准入门槛放宽是误读!
  5. 零跑收购新福达,资质是新势力绕不开的“坎”
  6. 小米造车资质是谁的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来源:企业官方)

经济观察网?记者?干群芳?在由海马汽车代工一年多之后,小鹏汽车还是通过收购的方式来获得了自己的生产资质。启信宝数据显示,3月19日,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法定代表人由叶青变更为夏珩(小鹏汽车联和创始人、总裁)。此外,福迪汽车由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福迪汽车成立于2001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生产、组装、改装等。“肯定是为了生产资质,不过收购完之后应该还有些尾部工作需要处理,大概今年6月份能正式获取生产资质。”一位接近该收购案件的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据悉,该次收购总花费为1600万元。

新能源汽车厂商谁有造车资质,新能源造车资质清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受限于生产资质,小鹏汽车首款车型小鹏G3一直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不过,小鹏汽车也自建了肇庆工厂,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其一直在试图拥有生产资质。据了解,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生产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只待生产资质到手。

“小鹏汽车对福迪汽车的股权收购,是一次汽车行业优质***优化配置的共赢决定。”一位新造车企业内部人士分析称。前几年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过热,以及车市调整下产能过剩,国家发文鼓励新旧势力合作以提升***利用率。海马汽车为小鹏汽车代工,实质上也符合这种导向。

此次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也不例外。***息显示,福迪汽车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旗下拥有3款车型,但其2019年月销量却不足500辆,产能严重过剩。“小鹏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入手,时机很好。解决研发、上市新产品是小鹏第一位解决的问题;现在集中解决第二位的问题:自建工厂和自主生产。”一位汽车投资分析师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但接下来小鹏汽车和海马汽车的合作将会如何?“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仍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双方的车辆生产当前还在郑州海马小鹏智能工厂有序进行。”上述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记者也就此事询问了海马汽车相关人士的看法,截至发稿前对方未予以回复。

由于业绩亏损,海马汽车正面临退市危机,不过通过处理闲置资产其预计2019年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但海马汽车汽车业务仍没有好转,数据显示其2019年累计销量仅有2.9万辆,同比下滑56.41%;今年1-2月其销量仅有1281辆,同比下降60.09%。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显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19年其销量为1.67万辆,稳居新造车企业前三。融资层面,小鹏汽车2019年11月13日宣布成功签署总额为4亿美金的C轮融资,并且获得银行授信融资超过几十亿人民币。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小鹏汽车此次的收购行为,并未对小鹏的财务造成不利影响,现金流目前仍然非常健康。

而随着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新造车企业头部三家企业被认为都将获取生产资质。目前,新造车企业较为稳定的前三名是蔚来、威马和小鹏,但此前仅有威马汽车通过收购大连黄海曲线获得生产资质,而蔚来和小鹏则均为代工模式。“工信部最新的政策是支持代工的,把现有产能用足,但新品牌都有自己的考量和战略部署。”上述汽车投资分析师表示。

在小鹏汽车收购案前不久,2月25日,蔚来汽车宣布与合肥市***签署了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的框架协议,***在合肥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如果合肥市一旦入场,现金流问题就会解决,接下来生产资质、自己生产应该都不成问题,比如将江淮代工厂转让给蔚来。”上述汽车投资分析师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新造车企业)一旦品牌起来了、量上来了还得有自己的工厂。工厂意味着效率管控、成本管控、质量管控,这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第二重要竞争要素。”上述汽车投资分析师补充称。“独立生产就有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企业的资产规模大,贷款融资等都有些抵押物,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工信部 国能新能源将获纯电动车生产资质

有。

1、实力:西井科技公司在软件开发领域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和服务。

2、发展前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西井科技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增强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服务。

相比于其他代工的新能源车企,合众为何能自建工厂?

10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1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能新能源?)被列入拟发布新增汽车生产企业清单中。本次公告时间为2018年10月17日-2018年10月23日,若无意外,国能新能源生产项目将获得工信部审批通过,成为全国第9家拿下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简称?资质?)的企业,又一造车新势力即将正式登场。

国能新能源发展回顾

国能新能源2015年6月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4亿元,是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子公司。2017年6月,CES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国能新能源发布了两款概念量产车:9-3(轿车)和9-3X(SUV);12月5日,基于凤凰新能源汽车平台开发9-3电动汽车驶下工厂生产线。

国能新能源的造车资质虽未完全落地,但已陆续宣布大量订单。2015年12月,国能汽车与熊猫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当月,国能汽车与中国华腾工业有限公司签署了2万辆电动车***购协议;2017年12月,国能汽车又宣布与滴滴出行签署了***购协议,但没有公开具体订单数量。

国能新能源将获第9张纯电动车生产资质

2018年10月17日,工信部发布第31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能新能源?)被列入拟发布新增汽车生产企业清单中。

截至目前,发改委累计核准了15家企业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只有8家企业获得了工信部准入。根据最新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未来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审批有非常高的门槛,早一步拿到资质,或在汽车电动化大潮中多一个筹码。

什么是资质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可以理解为行业的?准生证?,只有持?证?才能上岗。

根据企业出身,主要有两类申请资质的路径:一是已经有传统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额外再补一个新能源准入的资格就可以造电动车;二是本身没有汽车生产资质,一切从零开始申请。

资质的主管部门是发改委和工信部,发改委管是否有资质有条件建厂做产品,工信部管产品是否满足要求能上市销售。目前只有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和前途汽车、合众新能源、奇瑞新能源8家通过双认证正式获得资质。若无意外,国能新能源生产项目将获得工信部审批通过,成为全国第9家拿下资质的企业,成为又一造车新势力。(文: 韩蕊)

@2019

如愿以偿!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终获生产资质

从新能源汽车的造车资质来说,根据相关的统计,目前已通过发改委审批的18家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有15家进入了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取得了“双资质”。对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车辆的生产资质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在生产资质稀缺的今天,“双资质”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手里的“王炸”,能够确保项目发展一路顺畅。

而合众只所以能够自建工厂,主要还是有了车辆的生产资质,根据合众新能源获得资质的时间来看,是在2017年4月和2018年5月分别获得发改委核准整车生产资质和工信部生产资质。

当然这个对于合众新能源汽车来说有了资质就会获得相关的投资,再者来说有了双资质选择自建工厂并也是合众想要对外界传达一个信息,合众是有能力来进行造车的。

紧箍咒!造车新势力的最后30天!准入门槛放宽是误读!

对于每一个造车新势力而言,生产资质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难题。毕竟汽车这种产品用互联网概念打造出市场第一印象并不难,但从设计雏形到实车落地,解决生产资质让产品合理合法的推出市场,而获取生产资质却并不简单,因此新势力企业***取代工的方式生产车型,是目前一个非常主流的做法,例如小鹏利用海马汽车的生产线生产主力产品小鹏G3,蔚来则依靠江淮汽车的生产线投产等等。

但整车生产资质却是一个汽车品牌最终都需要获得的“金字招牌”,特别对于谁都想跟海外新能源巨头特斯拉掰掰手腕的新势力而言,更是如此。(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从投建到获得生产资质、获得政策补贴再到实车上市,几乎一路绿灯。)

近日,根据国内权威的企业信息资讯平台“天眼查”所公布的消息与数据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变更,新引入股东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并由其全资控股,原有股东完成退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月14日由小鹏汽车投资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资、能源管理服务、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充电服务、研发电动汽车等。

当股权变更交接期过后,小鹏也将顺理成章的获得属于自己的生产资质,这将为在今年推出的主力产品全新小鹏P7甚至后续小鹏索要推出的一系列新品的生产提供更为完备的条件。

沉寂却又完备的福迪汽车

对于年纪较轻的汽车爱好者而言,福迪汽车的知名度或许并不高。但其实,福迪汽车是广东汽车工业领域上影响力不小的一个汽车企业,整车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并且是中国发改委认可的汽车重点生产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整车年产达到10万辆、车身年产达到30万辆的规模;主要生产车型为SUV以及皮卡,曾经在广东一带的市场上,旗下的“探索者III”系列SUV和“飞越系列”SRV车型还具备不小的曝光度和市场涵盖面。

除却整车生产能力之外,更是涉足于车身零部件配套的业务,与福田东风、长城、黄海、长丰等车企形成了长期的车身零部件配套关系。虽然是私营车企,但具备完善的生产品控体系,属于一个十分优质的行业资产。但由于市场变化,福迪汽车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小鹏的全资进驻,将为已经略显沉寂的福迪带来全新的活力。

此次收购不影响小鹏与海马的关系

众所周知,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建立了长效的合作关系,也正是因为有海马汽车的生产资质,小鹏G3才能成为现如今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影响力极高的一款产品。此次小鹏汽车收购福迪生产线的股权变更并不会影响小鹏与海马之间的关系,相反,这更利于小鹏利用多元化的生产***与资金渠道,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品牌影响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汽车领域中的行业影响力,从“行业新势力”向“中国智能汽车新车企”的概念转变。

“资质战”已经打响,新势力将开始大浪淘沙的过程

除了找工厂代工之外,造车新势力用收购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和生产线也已经成为了现下造车新势力的主流竞争渠道,诸如威马汽车收购中顺、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力帆等等,蔚来则更为特殊,用与市***签署中国总部落户协议的方式,***取相对于收购单一整车工厂而言,更为强大的背景解决资金和生产资质的问题;这种看似“曲线救国”的方式不仅能让进入沉寂甚至淘汰阶段的老资质企业得以盘活,同时也是解决新势力在实车生产过程中后顾之忧的一个有效“捷径”。

由代工方式转向获得生产资质的自有工厂生产,这种方式的转变或许也意味着新势力将面临着新的一轮内部竞争的过程。随着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市场正轨,新势力企业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与更广阔的市场环境接受,新势力品牌旗下的产品将面临着下一步的考验,那便是工厂的效率、成本、质量的管控能力;汽车产品力是否过硬永远是一个汽车品牌和车型能否在市场中经历时间考验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资质的可靠性,将会是未来新势力领域中加速淘汰弱势企业,形成行业领军品牌的一个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零跑收购新福达,资质是新势力绕不开的“坎”

工信部4月7日发布的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有一条,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大部分业内人士、专家都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实际上这是严重的误读。

设计开发能力:谁缺谁不缺?

首先我们看,“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谁拥有这个能力?无疑是为数众多的“造车新势力”。

比如目前为止还没有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挂牌海马)、蔚来汽车(挂牌江淮)、零跑汽车(挂牌长江);以及那些已经拿到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博郡汽车、威马汽车、理想汽车、合众汽车、云度新能源、重庆金康、河南速达、南京知豆、广东陆地方舟、江苏国新、山东国金等等,对这些企业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斩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或者让传统造车势力帮忙代工生产,都因为他们首先拥有了“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因此,对这些造车新势力来说,根本不存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的问题。

那么,是哪些企业不拥有“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呢?显然是造车新势力的另一方:那些产能过剩、拥有一个或多个资质、纷纷被造车新势力并购或者代工新势力的企业,比如:福迪汽车(被小鹏收购)、黄海汽车(被威马收购)、一汽夏利(被博郡收购)、力帆汽车(被理想收购)、长江汽车(为零跑代工)、江淮汽车(为蔚来代工)、长安铃木(为绿驰代工)等等。这些企业本来就拥有一个或多个生产资质,不存在“准入门槛放宽”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就现有企业来说,近年来纷纷成立的“造车新势力”,最不缺的就是“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对于那些不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的传统企业来说,它们本来就在“门槛内”,因此对这两类企业,根本就不存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的问题。

难道是利好“三无企业”?

既然大家都说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是不是意味着,工信部举双手赞成各种“三无企业”——无设计、无资质、无工厂的企业加入造车势力圈呢?

显然不是。

中国目前注册在案电动车企至少635家以上,这个领域早已是红海而不是蓝海,优胜劣汰才符合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很多现有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比如李想、李斌、何小鹏、沈晖,甚至圈外人王兴,都公开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未来中国造车新势力能活下来的,也就3家左右。因此,从大势上判断,这个时候工信部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完全不合常理。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的大门,早在2018年底已经“完全关闭”,其源头就是发改委发布的第22号令:《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这一政令明确规定:

第十七条?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含现有汽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所在省份,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

(二)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第十九条,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企业法人的股?东,应符合以下条件:

...

(四)主要法人股东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3.?设计研发企业、境外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为主要法人股东?的,研发且拥有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汽车产品,上两个年度累计境内外市场销售并登记注册的数量大于?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3000辆纯电动商用车,或上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

第二十一条?现有汽车企业扩大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燃油汽车企业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纯电动汽车企业上年度纯电动汽车产量达到建设规模;拟生产?产品的能耗、续驶里程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从这三条政策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如果某一省市产能利用率低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

2、如果某省市某一品牌上两年没有完成3万台销量规模或30亿元销售额;

3、如果某省市某一获批新能源企业规划年产量没有达到建设规模;

以上三个目标都不能达成的话,那么,这个省市或该省市的某企业,要新建产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海市为例。特斯拉“上海项目”获批后,那么上海市在“特斯拉项目”未达成产能、未达成销量、未达成销售额之前,不可能再批准比如“上海蔚来工厂”这样的项目,这也是“上海蔚来工厂”后来变身为“合肥蔚来”的根本原因

又比如安徽省。蔚来汽车与安徽省的江淮汽车合作,如果蔚来的江淮代工工厂未能达成规划产能(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建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纯电动乘用车不低于?10?万辆),未能达成过去两年销量(登记注册数量大于3万辆),或未能完成30亿元销售额(据称这一条是发改委专门参考蔚来汽车案例之后进行的修改),安徽省或蔚来汽车新建产能的可能性几乎为0.

每日经济新闻图

也就是说,早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门槛就已经全线收紧,2020年再放宽的可能性为零。新的“没有开发设计能力”“没有生产资质”“没有生产体系”的“三无企业”要在2020年后通过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后进入这个行业,已经没有可能。

删除“开发设计能力”究竟是为了谁?

那么,工信部这时候删除新能源汽车准入关于“开发设计能力”的要求,究竟是为了谁呢?小编分析,工信部删除这一条,是为了纠正错误的产业发展现状,为为数众多陷入泥潭的造车新势力松绑。

造车新势力真的有能力创造一个划时代的电动汽车品牌,有能力通过“混改”拯救落后国企,有能力融到300亿甚至更多的资金来达成自己改变未来的愿望吗?显然,除了小鹏、威马、理想等少数企业,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连10亿都拿不出手。据称最会融资的蔚来汽车,在合肥市国资入手之前,现金流也仅约10亿。

从现状看,中国造车新势力纷纷陷入缺乏资金的泥潭,同时“国有化”的情况十分的严重。比如拜腾汽车,当前其背后主要的金主是一汽集团(央企)、江苏省地方国资;博郡汽车,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由江苏省地方国资深度支持,目前紧靠南京国资(南京博郡)或天津国资(天津博郡);蔚来汽车,目前由合肥市国资“接盘”;绿驰汽车,传闻由河南省国资接盘;合众汽车,由宜春市国资“最后接盘”;爱驰汽车,江西省国资“最后接盘”。当前的现状是,除了国资还有可能之外,民营资本、海外资本、产业资本根本不可能、不太想接也接不住这么大的盘子。

救还是不救?不救的话,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发生***的话,前期那么多国资、社会资本投入打了水漂不说,由此造成的失业问题,也是大大的社会问题。

但是如果都救,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国有化”,这完全违背了原本管理部门希望通过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盘活汽车产业(主要是国企混改、私企接盘传统车企产能)的基本国策,这是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大倒退。叫停造车新势力“国有化”,是管理部门所能做的唯一选择。

两难的情况下,管理部门于是想到了一个新的招数:为上百家造车新势力松绑,让它们大可不必全部成为“整车企业”,而是可以转型为“开发设计公司”;而那些已经拥有资质和生产线但没有“开发设计能力”的传统企业(大多为国资背景),则可以变得更主动一些,改变“等别人施救”的现状。恐怕这才是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初衷。

因此,对于那些对制造整车还存在幻想但又急需融资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从4月7日-5月7日,也就是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30天公示期,是它们最后的30天。在这之前如果它们依然没有融到资金,后面的路基本已经被管理部门规划好了:转型开发设计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米造车资质是谁的

此前长江乘用车三大股东之一的长江汽车烧光51亿走向破产清算,作为零跑汽车的代工厂,长江的破产清算让零跑汽车的生产问题也备受关注。

近日,零跑汽车全资收购了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福达汽车”)。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新福达汽车12月10日发生股东变更,原股东三龙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东零跑汽车有限公司,后者成为新福达汽车100%的控股股东。零跑此举被业内认为是为了彻底解决其生产资质问题。

长江清算代工不确定性增?

生产资质一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只要么寻求“代工生产”的模式,要么收购相关企业获得生产资质。

由于目前国家严格控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不少造车新势力只能选择有资质的车企代工或收购生产资质来保证运营。而零跑汽车旗下产品主要由同为造车新势力的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不过,在今年9月29日,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突然被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长江汽车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杭州市余杭区人民***于11月26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目前最新的消息是,长江汽车已公开招募破产重整投资人,对长江汽车进行破产重组。

长江汽车破产是否会影响零跑汽车的生产?此前,零跑汽车方面曾回应称,?“零跑的合作方为长江乘用车,不是长江汽车。目前,零跑和长江乘用车的合作正常进行,零跑的合作资质不受影响。”

目前,零跑已经推出了S01、T03以及C11三款车型。其中,T03和C11都是在零跑浙江金华智能工厂生产,而在独立资质落地之前,两款车型仍需要在长江工厂下线。虽然目前零跑汽车的生产并未因长江汽车的暴雷而受到过多牵连,但却为其后续生产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而翻看新福达汽车的***介绍,该公司拥有福州漳州常州三大制造基地,产品涵盖了客车及客车底盘、载货汽车(含皮卡、轻中重型卡车)、自卸工程汽车、专用汽车、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系列车型。零跑收购这样一家具有新能源乘用车资质的企业,目的不言自明。

零跑相关负责人在回应此次对福建新福达的收购时称“正常的投资行为”,且未对外明确此次收购的目的。但在长江乘用车陷入破产清算之际,收购一家具有资质的整车企业,其目的显而易见。为了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拿到独立的生产资质似乎成为大多新势力们绕不开的发展路径。

独立资质或为IPO进行准备

此前,在相关部门一度暂停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审批的情况下,多家造车新势力也是通过收购具有资质的整车厂来获取生产资质。

其中,威马先后收购了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两家主机厂商,从而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小鹏汽车也于今年3月底完成了对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从而获得生产资质;理想汽车则斥资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之后,顺利获得生产资质。

目前,“追赶者”零跑正在加速业务扩张,并开展了B轮融资。零跑汽车的预计在B轮融资(即pre-IPO融资)和IPO融资两轮中,共计融资6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零跑汽车B轮融资已经锁定了几家大的投资机构。完成B轮融资之后,其预计将于2021年底或2022年IPO科创板。拥有独立资质,这或许将成为IPO的关键抓手。

据了解,零跑汽车的B轮和IPO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按照***,零跑汽车从2019年量产交付开始,将在四年内每年推出一款全新车型。

目前,零跑汽车已经推出了三款车型。去年1月纯电动轿跑S01车型上市;今年5月推出一款A00级纯电动小车?零跑T03,成为了零跑汽车销量增长的驱动力;广州车展期间推出的第三款车型——纯电动SUV?C11预售价格区间为16-20万元,将在明年交付,向高端新能源市场发起进攻。

今年11月,零跑汽车销售新车2032辆,相比10月的1743辆,环比增长17%,这一销售成绩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六位。其中,零跑T03在11月实现销量1,927辆。

除了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外,零跑汽车也将重点做渠道的扩展。接下来,零跑汽车还有扩充产能以及开拓海外市场的打算。

获取造车资质只是第一步,有了造车资质,才能不被“卡脖子”。随着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来、理想、小鹏股价上涨、市值冲高,威马、合众等也纷纷提出IPO***,同为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自然也将加速IPO脚步。而收购福建新福达,对于零跑汽车来说,或许也将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米造车资质是小米汽车有限公司的。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是小米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于2021年9月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雷军。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获得中国国家工信部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标签: #汽车

上一篇q5l奥迪2021款价格,q5l奥迪2022款价格落地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