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规模-新能源汽车厂商经营情况

tamoadmin 0
  1. 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2. 特斯拉进入中国,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3. 募资60亿,新能源汽车能否救众泰于水火之中?
  4. 卖一辆亏一辆,新能源汽车不靠卖车赚钱,那到底靠什么营收?
  5. 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多家车企积极布局换电

创业初期还在为资金发愁的李斌,现已成为行业新贵。蔚来市值超越一众传统车企,不论新能源板块泡沫与否,显然蔚来是成功的。如今能源补给成为了李斌下一个发力方向。12月15日,蔚来与国网电动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优势,积极探索车辆及充电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充换电站共建、车网互动等合作。

无独有偶,今年9月份,老牌车企吉利也在重庆正式召开了换电模式发布会。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也于近日成立了两间新公司,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开始布局换电领域。广汽埃安将为Aion?S推出换电版本车型,并将提供给广州市出租车公司。今年8月,蔚来正式推出“BaaS”电池租用模式。选择BaaS服务后,用户仅需每个月支付980元的电池租用费,降低用户的购车门槛。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规模-新能源汽车厂商经营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可轻松做到700km以上,但是,充电功率过大引发的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充电时间过长等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打退了一部分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的念头。今年5月份,“换电”正式被写入2020年工作报告,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范围内。随之,众多车企也开启了换电领域的布局。

广汽埃安方面表示,埃安S本身就有换电版,我们自己有车电分离技术。作为新生事物,作为尝试,我觉得也不妨做,但是实事求是讲成本不低。

吉利内部人员指出,安全性能高是吉利科技集团智能换电站的特点之一,换电系统中的锁止机构、水循环快换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单个部件均接受了超16000次的耐久测试,确保换电系统可以达到十年以上使用寿命。

小鹏汽车官方表述,小鹏汽车在解决电池问题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在未来推行换电服务之前,超级快充、小鹏电池租赁服务是主要的解决手段。

随着国家政策持续补贴和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换电模式看似拥有明朗的发展前景。但站在目前的实际情况思考,换电模式的普及似乎有着不小的阻力。

技术、商业阻碍重重,标准难统一

换电模式技术仍存在难点,换电模式还需不断探索。电池行业内部人员指出,首先换电技术需要解决七大技术难点。即:安全性、便捷性、高效能、车电分离、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梯次应用、储能和减轻电网负荷、电池全生命周期与价值管理,以及实现整车换电底盘标准化。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换电技术更适合服务运营车辆。目前车企背景的换电运营商,有北汽新能源背景的蓝谷智慧能源、吉利背景的枫盛汽车、蔚来汽车背景的蔚来能源、力帆汽车背景的移峰能源。

从服务对象来看,除了蔚来能源服务私人车辆外,国内其他的换电运营商主要是服务出租、网约、分时租赁、公交、物流等运营车辆。但在车企运营性质车辆中,使用换电技术车型体量相对较小。调查显示,北汽新能源的蓝谷智慧能源,在全国范围使用换电技术的出租车仅约1万台。

汽车分析师钟师在访中也指出,换电模式将来的主要的应用对象,是商用车。还有就是具备运营性质的车辆,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因其具备运营性,它有固定线路固定站点,与换电技术的模式匹配度更高。

纯电动乘用车换电标准,于商业性而言很难统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曾在媒体访中表示:“换电模式的推广需要加速电池标准化,但换电标准很难统一,各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设计思路,这也是换电模式推行多年却无法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汽车分析师张翔也向中车网坦言。纯电动的乘用车换电模式标准的统一困难很大。不仅是那个技术难点,更大的是商业问题。

一方面,每辆车的设计厂家有自己个性化的处理,如果换电标准统一对于整车的结构势必会发生改变。电池包的大小统一也不利于行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每个电池厂商的电规格不尽相同,所赚取的利润也不统一。

若大家都用国家标准统一,那补给电池就可以由第三方生产,厂家没办法管控其价格,相对获取的利润便略显掣肘。就厂家的商业利润出发,换电模式标准的统一很难实施。

充电技术仍为主要补给方式

换电模式短期无法成为能源补给主流技术。普及换电技术成本极高,对于资本的投入极大。《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可行性报告》一文中提出设,我国加油站总数约10万个,以80%的数量置换换电站系统,每个换电站需匹配基础设施:自动更换系统(20万)、峰谷调节智能充电柜一套(30万)空调系统一套(3万)、铺设电缆一套(50万)、收费系统一套(5万)、地面服务站一套(30万,不含土地使用费用),另外每座换电站正常运营通过数据计算约需电池包10774块。

核算成本累计单座换电站约需投资140万,总数8万座。按照我国新能源行业布局发展预计6年完成全部投资。另外,电池包需投资6566亿元、换电站需投资1120亿元,预估总计需8480亿元。行业顺利推进的前提还需六年的建设及8480亿万的投资,换电模式短时间无法成为主流。

充电桩仍是新能源车型能量补给主要措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方式主要有三种:慢充、快充以及换电。此前,在国家新能源规划里面是“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鼓励换电”。

对于个人电动小汽车而言,在机场、商厦、超市及路边已建设交流充电桩,利用车载充电机为车辆充电,同时住宅小区内部也设立有充电站利用低谷电充电。数据显示,全国的充电桩设施也达到了117.4万台。截止到2020年3月底,我国换电站保有量达433座,其中保有量排名前三的区域为北京、广东、浙江,分别为182座、56座、47座。

据调查,截至2020年12月14日,国内与“充电桩”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多达8.9万家。最近几年来,国内与充电桩相关的企业注册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6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只有0.64万家,2018年的新注册量突破万家,达到1.54万家,2019年注册量为1.86万家。到了2020年,仅是前十一个月,国内充电桩相关的企业就新注册了2.08万家。

华中农业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石炜在访中向中车网解释,中国市场动力电池包的出厂价目前维持在每kWh?800-1200元的水平。而紧凑级续航在400-600的主流BEV搭载电池容量通常介于50-70kWh之间。因此,动力电池包的成本就在5-8万之间。通常来讲,动力电池占据整车成本的40%左右,这就使得换电技术紧凑级BEV的成本至少在12万元以上。价格上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1.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是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最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北汽新能源公司已形成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并与美国Atieva公司、德国西门子、韩国SK等著名企业开展了成功的合作,大大增强了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

2.江淮汽车:

江淮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始于2002年,并在2009年提出“纯电动”为主攻方向后取得快速发展,至今累计推广电动车超5000辆。江淮汽车是国内纯电动轿车投放市场比较早的企业。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中国投放到市场上的纯电动轿车,江淮汽车占近50%,到现在已经发展了4年多,公司不断使用迭代开发的技术,每年市场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3.上海荣威汽车: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企业,上汽集团乘用车在自主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致力于对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扶持与打造,目前上汽集团乘用车的新能源产业整体战略布局已基本成型。“中国最完备新能源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新能源产品及新能源市场化、产业化方面的初步成功,显示了上汽集团乘用车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前瞻布局的卓越成效。

4.东风日产启辰:

在新能源汽车推动方面,东风日产将坚定不移地发展启辰品牌新能源汽车,并承诺加大研发投入和营销力量的倾斜,以尽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量产,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领导品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作为东风日产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自从诞生开始,便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特斯拉进入中国,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车东西

文?|?Bear

车东西2月13日消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1月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汽车178.3万辆,同比下降24.6%;销售汽车194.1万辆,同比下降18%。

2019年1月保持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今年受到补贴退坡、春节期与肺炎疫情的三重影响,2020年1月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2020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万辆,同比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不过中汽协表示,今年1月全国汽车市场产销下降主要是由于春节期分布在了1月份,1月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对比去年减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均有下滑。

而肺炎疫情在1月20日春节期开始之后,才逐渐开始产生影响,对1月汽车产业的关键指标影响不大,但会使2月以及后续几个月的汽车产销数量出现不小的下滑。

中汽协指出:“过去的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下滑,经济效应下降,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0年,原本调整期即将结束,总体市场企稳。但“黑天鹅”肺炎疫情冲击了汽车产业,整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影响都很大,疫情的蝴蝶效应将会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根据中汽协对全国300余个汽车产业生产基地中的183个生产基地的监控情况,其中59个生产基地已经恢复了生产,复工率约为32.2%。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也发布公告称,60家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综合复工率仅有8.4%。

本文对今日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数据、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当下的产业恢复情况行了梳理,以下是干货内容:

一、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全年销量情况较难判断

据中汽协今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量为178.3万辆,同比下滑24.6%,环比下滑33.5%;销量为194.1万辆,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27%。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44.4万辆、161.4万辆,同别下滑27.6%、20.2%,环别下降33.9%、27.1%。

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1万辆、32.6万辆,同别下降7.8%、5.7%,环别下降31.4%、26.7%。

新能源汽车1月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别下降55.4%和54.4%。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别下降56.3%和54.5%;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别下降37.4%和51.7%。

中汽协表示,肺炎疫情并非今年1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出现下滑的主因。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今年春节期集中分布在了1月,整个1月的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较平常缩短了5天。工期减少,产能下降,春节提前到来造成的市场需求减弱,才是今年1月汽车产销全面下滑的原因。

不过中汽协强调,肺炎疫情对于今年中国车市的影响不容忽视。原本,2019年末,中国汽车产销下滑的趋势已经收窄,汽车产业调整期即将结束,2020年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恢复阶段。

但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对中国的整车、零部件产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疫情是短期的,但疫情对于全年汽车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后续2月份、3月份乃至4月份的汽车产销情况,都有可能受到疫情的波及,而出现产销量下滑。

车东西在会后的访环节就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预判以及汽车产业恢复情况进行了提问。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许海东表示,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恢复情况,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截止至2月12日,协会调研的60家经销商集团,共计39家汽车4S店中,综合复工率仅为8.4%。

对于今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的预判以及汽车产业何时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许海东表示:“目前疫情还没有迎来明确的拐点,对于汽车产业生产情况恢复到疫情前的时间点,现在不好判断,对应的,全年的销量现在也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字。”

二、蔚来1月卖出1600辆电动SUV?拿下纯电SUV销?

在中汽协发布的汽车工业月度数据中,通常不包括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名情况。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今年1月国内电动SUV的上险量情况,通过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各个玩家的表现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下滑超过了50%,但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目前仍然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1月国内电动SUV上险量数据

根据中汽研公布的数据,蔚来汽车1月整体上险量达到1600台。其中,蔚来ES6上险量为1483台,拿下了纯电动SUV领域的单月销量冠军。

而小鹏汽车从去年年底频繁开展的网络直播买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月,小鹏G3卖出了1073辆,在纯电动SUV领域仅次于蔚来ES6。

哪吒N01、比亚迪元EV在今年1月分别卖出1025辆、912辆,排在电动SUV细分领域的第三名与第四名,销量不温不火。尤其是元EV,对比去年单月大卖几千辆的水平,今年1月的销量着实不够看,比亚迪在电动SUV领域的优势几乎完全丧失。

而此前一直与蔚来、小鹏齐名,有着“新造三强”之称的威马,在今年1月的销量表现也不够出色,仅卖出808辆,排在细分领域第五。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X与奥迪e-tron两款售价50万元以上的纯电SUV也进入了该榜单,这也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电动SUV接受程度正在上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肆虐的2月,以及可能仍存在疫情的3月和4月,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销量压力一点也不比传统汽车产业小。尤其是新能源车企中的新造车势力,在本身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大环境资本寒冬,加上疫情带来的产销难题,如何熬过这个冬天十分关键。

三、寒冬加剧?疫情将对汽车产业产生五大影响

2020年初,突入其来的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汽车产业又非常依赖宏观经济发展。在此次疫情之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下行压力巨大的汽车行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该地区年度汽车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8%-9%,是我国汽车产业重镇,湖北地区严重的疫情也为中国汽车产业从调整期中恢复带来了挑战。

此外,疫情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整车产销量与零部件产销量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中汽协目前调研的300多家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中,有183家反馈了疫情中企业的详细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中汽协总结了本次疫情可能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五大影响:

▲中汽协总结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五大影响

1、购车需求与消费能力短期内下降明显

疫情爆发之后,全社会积极动员,加强了疫情的防控与个人的自我隔离,这一行为在短期内将疫情控制了下来。

但这也极大减少了消费者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严重影响了汽车销售,预计到肺炎疫情解除一级响应之后,消费者的自我隔离还将影响汽车销售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疫情对于交通运输、残影、旅游、商场、等行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业人员收入受到影响,这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还需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中低收入人群受到了多重冲击,在底层消费能力为恢复的情况下再次遭遇疫情,使得该群体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消费能力进一步削弱,短期内汽车总体消费需求进一步降低。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

据中汽协对300余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研,延迟复工使得这些企业的开工日期平均延迟7-11天,湖北地区情况更甚。

多数地区还要求员工在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了复工时间。这也影响起了汽车产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造成了一定比例的一线生产人员缺口,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出现供应不足的风险。

此外,部分企业人员防护物资不足,也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复工需求。

不少省市区域及乡镇道路还出台了限行严检、实施高速严查等措施,影响了整车、零部件的运输,这一现象对于近期加急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而言,这些限制的影响格外严重。

中汽协预计,本次疫情可能导致国内汽车产量减少上百万辆,如果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这一影响还会更加严重。

3、企业出口困难增?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已将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

一些国家与企业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已有的订单做出了撤销。

目前已有超过60个国家对我国实行了入境管制措施,这导致我国企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虽然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量较小,但零部件出口量较大,这也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造成的供应链紧张,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延迟交付,对于这部分企业的后续订单签订带来了负面影响。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受到复工延迟影响,汽车企业生产、经营停摆、收入与现金流中断。

但包括房租、工资、利息在内的支出仍需照常支付,根据日前北京奔驰透露的消息,其在推迟复工期间,每天的损失高达4亿元,这一点极大考验了企业的资金实力。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将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难度大幅加剧

今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将会对轻型车实施更为严格的颗粒物数量限值,全国范围同步落地国六标准A阶段。

今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对于货车与牵引挂车的相关技术安全标准也将开始实施。

受到本次疫情影响,企业需要加速消化当前库存,并在新的标准落地之前,上市符合标准的整车与零部件产品。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这样的要求难度较大。

四、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1.5%?疫情中的危机并存

就在中汽协发布会结束后不久,乘联会也公布了2020年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整体情况。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狭义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39.8万辆、169.9万辆,同别下降29%、21.5%,环别下降32.7%、20.8%。

▲1月乘用车产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产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产量分别为65.2万辆、7.4万辆、67.1万辆,同别下降31.1%、47.6%、23.7%,环别下降29.9%、47%、33.3%。

▲1月乘用车销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销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销量分别为81.8万辆、10.1万辆、78万辆,同别下降23.7%、33.1%、17.1%,环别下降19.7%、23.4%、21.6%。

据乘联会分析,1月产销量下滑主要收到春节因素影响,春节前有效工作日为17天,有效销售日为20天,理论上带来的产销量损失均超过30%。

原本经销商的订单结转能够缓解一部分年初的销量压力,但由于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春节期间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1月销量增速低于预期。

乘用车厂商总体销量方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仍然占据榜单前二,单月销量分别为18.7万辆、14.6万辆。

▲1月乘用车销量厂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销量为12.4万辆,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车以1月销量10.2万辆(暂估)排名第四,成为榜单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车企。东风日产在1月卖出10.1万辆汽车,排名第五。

排在后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1月销量均未超过10万辆。

乘联会预期,虽然疫情期间,不少车企开展了“云看车”、在线下单等网络营销活动,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整个汽车产业在2月份的生产经营回复较慢。

不仅如此,车企在短期内的生产经营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难以按时恢复生产,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运行,不少车企复工复产存在困难。

而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与消费信心都大打折扣,对于汽车销售非常不利。

但乘联会也认为,疫情不是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一环,各方应该像办法帮助企业活下去,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

所幸,不少产业协会积极建言献策,中央与地方出台各类法案,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危难中的车企,也发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疫情严重地区捐钱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各大车企捐献的物资与现金总额已超过10亿元。

同时,乘联会还指出,疫情中其实“危”与“机”并存。

一方面,疫情中,车企复工难,消费者购买欲望低,网约车市场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供给与需求都大幅缩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暂抑制后,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会短暂爆发,首购群体会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购买欲的爆发将***车企大量出货,此时,有库存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

此外,首购群体往往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与车型,在这波购车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损失。

结语:肺炎疫情将持续影响我国汽车产业

本次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属于短期影响,但到目前为止,本次疫情仍然没有迎来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何时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研判。

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了中国汽车产量全年减产上百万辆,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虽然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短暂的消费高峰,但整体来看,全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正在积极出台经济保障政策为企业减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企业的困难与问题。目前,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可能会在汽车产业扮演“筛子”的角色,筛选出抗风险能力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募资60亿,新能源汽车能否救众泰于水火之中?

特斯拉要在中国取得较大的销量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商业模式:直销。直接经营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前缘过长,渠道不易明显打通,受不同地区复杂的局部关系影响,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直销模式要想扩大规模是非常困难的。

去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不到1.5万辆,与数百万辆的市场相比仍然太少。如果Model 3和Model Y在特斯拉生产后的价格在30万左右,那么在实际生产后,以这个价格对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影响不会很大,毕竟用户群体的定位会有很大的不同。相反,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如果一个市场,尤其是一个新兴市场,想要持续增长,就需要领导者来引领道路。特斯拉是高端电动汽车的代名词。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特斯拉的同时,也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教育,从而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国产电动汽车不希望被特斯拉打败。在打造品牌力的同时,如何提高产品力是关键考虑。自动驾驶技术、OTA远程升级技术、超充技术等这就是经典的鲶鱼效应。最近,比亚迪推出了唐EV600,广汽新能源推出了怡昂S,吉利推出了几何A,各大汽车厂商都推出了高端智能电动suv,包括小鹏的G3和P7,天吉汽车的ME7,蔚来的ES8和ES6, SERES推出的5旨在成为特斯拉的标准。

相信随着Model 3的国产化,国内超级充电站的建设将会加快。同时,也将带动其他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增压和增压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国最典型的案例是小鹏汽车,在商业模式、产品定位、充电业务布局等方面都在向特斯拉学习。小鹏也是第一家大规模建造超级充电站的新汽车制造商。

卖一辆亏一辆,新能源汽车不靠卖车赚钱,那到底靠什么营收?

众泰这个品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一个可以说是靠抄袭出名的 汽车 品牌。众泰的兴衰也足以证明,一个品牌若没有核心技术,最后只会被淘汰。

不知不觉,众泰在 汽车 市场消失已有一年多时间,而近段时间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边缘化品牌正在加速回归 汽车 市场。不知道它的回归,我们是应该庆喜,还是应该惆怅,因为曾经这个靠抄袭而逆袭的众泰,让人嗤之以鼻。如今回归,又会否“重操旧业”?

募资60亿

众泰欲重回市场

去年以来,众泰 汽车 流动性枯竭、破产重整、整车停产,基本从市场上消失。如今重整完成,新的实控人黄继宏取代应建仁、徐美儿夫妇成功上位,他急需扭转公司的经营状况,就重整时做出的相关承诺,给市场一个交代。

6月10日晚,ST众泰发布公告称,公司重整完成后,希望寻求资本市场助力,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 汽车 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渠道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毫无疑问,此次回归的众泰 汽车 同样瞄准了新能源 汽车 ,当然,这也是大多数边缘化车企的共识,新能源 汽车 似乎成为了它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2021年,虽然国内 汽车 市场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短缺等影响,不过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依然实现了双增长。全年产销量双双超过350万辆,同别增长159.9%和157.76%,单年销量已与2018年-2020年3年销量的总和相当,市场渗透率达到13.9%,同比增加8.2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个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40%,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升至19.3%。

高速增长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或许让众泰看到了一丝希望。因此,众泰 汽车 拟投入募集资金47.23亿元,将基于三个平台开发的四款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乘用车,包括三款纯电动大中型SUV车型和一款纯电动轿车车型。

除了大动作研发全新新能源车型,众泰也将为这场借助新能源的救赎打造一个全新品牌。由此可见,众泰此次准备大干一番。

另外,其还在公告中提到,“近年来,受困于现金流短缺,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众泰品牌力受到一定冲击,公司有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推出全新品牌。”

看来众泰 汽车 没有回避近年来自身品牌力疲软的问题,只不过,在马拉车市看来,众泰更应该正视其曾抄袭成瘾,没有核心技术的事实。

剑指新能源 汽车

能否救众泰于水火之中?

现如今,新能源 汽车 在国内市场的火热程度无需多言,大家有目共睹,因此,新能源 汽车 自然也成为了众多边缘化品牌的救命稻草。甚至是销量下滑的合资品牌,也在盘算着依靠新能源 汽车 重回主赛道。

因此,眼下众泰即将走的路,事实上早有前车之鉴。

在自主品牌中,北汽新能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经,北汽新能源连续七年夺得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冠军,如今光环早已退却,逐年亏损让其举步维艰。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销量从2018年的15.8万辆,降至2021年的2万辆左右。以至于,其高端新能源子品牌极狐被给予了厚望。

在极狐品牌的打造上,北汽新能源表现得也极为“大方”,大手笔的营销不在少数。然而,不是所有投资都有回报,2021年,极狐销量仅4993辆,一年的销量还不及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销量。

今年1-4月份极狐销量仅3186辆,不足年初制定的4万辆销量目标十分之一。照此趋势发展,今年极狐完成销量目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仅如此,极狐在新能源市场的知名度依然相当低。

这还是深耕新能源 汽车 市场多年的北汽新能源的现状,因此,众泰欲通过新能源 汽车 重返市场,又谈何容易。

再从时间节点来看,新能源 汽车 这条赛道已经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整车制造企业数量近20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其中有150家是注册于2018年-2020年之间。

近两年来包括游侠、赛麟、拜腾、前途、博郡 汽车 等多家造车新势力相继折戟,即便是已经实现量产交付的威马、爱驰、云度、新特等新势力,前景也不容乐观。这表明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竞争不是简单的资金实力竞争,更是技术积累、方向突破能力、短板补齐能力、整合能力的竞争。

当然,众泰 汽车 也并非没有一丝希望,毕竟其有长时间的造车经验,何况曾经确实也是较早研发新能源 汽车 的厂商之一。

早在2005年,众泰 汽车 就开始投入研发新能源 汽车 ,先后推出2008EV、云100、芝麻E30、E200 和大迈A3 等多款新能源 汽车 。2014年10月,众泰云100上市,首月销量2224辆。2015年,众泰电动车销量2.29万辆,市场占有率为9.25%。2016年,众泰电动车销量3.28万辆,市场占有率12.75%。

可惜的是,当时新能源 汽车 并不受众,传统燃油车是绝对发展主力,大多车企对新能源只是战略布局,而众泰 汽车 也不例外。

而在智能研发方面,众泰亦有投入,其在2017年曾研发出第一代L4级智能驾驶“DEMO”样车。在众泰最新车型TS5等车型上,也搭载了L2级驾驶功能。但在 汽车 产业迅猛变革,技术迭代加速背景下,长期停滞不前,脱离市场后,众泰的技术还能否与当前的车企一搏,不太好说。

而今,众泰 汽车 已经到了背水一战之时,不妨摒弃过往,披荆斩棘,或许站稳脚跟不成问题。当然,一切的一切只有留给时间,它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卖一辆亏一辆,新能源汽车,不靠卖车赚钱,那么到底靠什么营收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疑惑,是啊,其实他营收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通过,国家政策补贴。为了促进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国家对于大很大的政策补贴。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拿到这份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也是非常的上心,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政策支持也越来越少了,对于当前情况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该何去何从,该通过哪方面来实现营收创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首先是。销售赚钱,之前销售为什么不赚钱,因为大家为了拿到国家的走量补贴,所以都在疯狂的走量,那么肯定,要想走量,连价格上面也要跟上,不然谁会买呢。那么自然,新车通过销售,就无法赚钱,现在时代不同了,国家已经没有补贴了,那么肯定价格也不可能会放到那么低,所以大家要想办法,通过车价销售,来实现盈利。这也是众多汽车品牌,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是啊,不赚钱怎么去经营,怎么去维持。

其次,通过附加产品。在汽车销售过程中,传统的燃油汽车,在营收方面,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全面的策略,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他们也可以模仿,通过一些附加产品,来进行车辆捆绑,以此达到营收和创造的目的。

对于车企来说。他们不可能不去盈利。不然,他们拿什么成本去维持,去经营。提供服务,肯定是需要一定服务成本?只有,营收有所保障,那么,给到大家的服务质量。才能更有保障,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并且丰富自己的产品,以此实现营收。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日产、沃尔沃、马自达等车企陆续公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即便深受春节、疫情影响,整体产销数据并不乐观,但这其中仍有闪光点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广汽及长安汽车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回暖明显,增幅成功为正。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忽视,比亚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续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生产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1月实际工作日较2019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据乘联公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整体表现。

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分别达到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下来的规划来看,2020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尽管开局不利,但相信在接下来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步扭转局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内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尽管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通过援产口罩持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已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堪称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前,工作日减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分别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公告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较疲软。具体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下降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减少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15.2%。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明显,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4.6%,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公告

尽管挑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成绩。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2019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开始呈现回暖迹象,1月实现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具体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7万辆、8万辆,同别下降31.8%、28.2%。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其2020年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约14%,已完成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目标141万辆的8%。

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保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共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下降42.7%。

来源:比亚迪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领域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1.2万辆,分别同比上涨3.6%和108.1%。

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明显,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下降75.1%;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整体向下,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整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公告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实现销量3.7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64.1%。

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公告

乘用车方面,整体板块共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其中SUV车型销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上涨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今年1月,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具体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根据规划,奔腾2020年将加快布局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19年完成11.4万辆的销量后,2020年将挑战年销20万辆的目标;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实现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实现其20万辆年销目标的6%。

合资品牌方面,整体生产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其中,一汽-大众生产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生产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增加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尽管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对于2020全年销量依然有信心实现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2019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市增长。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开始。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统计显示,在春节期和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今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经历连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而言,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10.9%。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包括进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下降8.1%;东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薄弱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豪华中型轿车Q50L和豪华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对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0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零售)。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下来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0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整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整体交付1598辆?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公布2020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期和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整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当中,?ES6交付1493辆,?ES8交付105辆。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33511辆。

对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期和疫情影响,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提升22%。另据透露,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9座城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

上一篇扬州到厦门汽车票-扬州到厦门火车站时刻表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