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报告总结800字-新能源汽车报告

tamoadmin 0
  1. J.D. POWER新能源车权威研究报告出炉,蔚来欧拉荣威榜上有名
  2. 新能源车行业能否持续景气?这份报告给出了答案
  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4.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车辆事故报告制度,这一制度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6. 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

来源:中国汽车报

最近,二手车在线拍卖平台天天拍车发布的《新能源二手车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的置换周期更短,63%的新能源车开不满5万公里就被车主卖出。

新能源汽车报告总结800字-新能源汽车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数据一出,不仅让本就存在残值率和流通效率不高的新能源二手车“雪上加霜”,更打击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二手车的信心。

然而,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新能源二手车真的不值得买吗?记者展开了调查。

置换周期短?事出有?

《报告》显示,13%的新能源汽车开不到1万公里就被卖出,此外,1万~3万公里、3万~5万公里、5万~8万公里及8万公里以上的新能源二手车成交占别为29%、21%、18%和19%,总计有63%的新能源车开不满5万公里就被卖出。

相比之下,仅有3%的燃油车在1万公里以内被卖出,51%的燃油车在行驶8万公里以后才被卖出。

不过根据记者调查,这一数据在个别二手车商处有所验证,但更多二手车商和反映的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收的新能源二手车,里程数确实普遍比燃油车短一些,毕竟碍于续驶里程的限制,车主不敢跑长途,仅仅用于市内通勤,里程数肯定不会太高。”

这是一家位于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二手车商负责人向记者反馈的情况。

他还表示,目前在花乡,新能源二手车的交易量不算高,而他收来的车多是销往山东、河南等地,本地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车。

在重庆汽博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交易量比北京更少。

记者在这里访的半天时间内,只在销售展示区看到两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另外就是遇到一位点名要买特斯拉model3准新车的消费者。

尽管有车商表示,可以收新能源二手车,但今年来此卖车的新能源车主并不多,为数不多的车源多来自等机构客户。

“我们已累计销售1000余辆新能源二手车,确实有消费者因为需求升级来换车,但比例并不高。

我每天就开新能源车上下班,平日也接触不少新能源车主。我发现,我们几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旦开上新能源汽车,除长途驾驶以外,很少会再开燃油车。

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车的驾乘体验更好,另一方面也与新能源车的出行成本更低有关。”车易得汽车连锁创始人沈文军告诉记者。

最近两年他深感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接受度在提升,这一变化反映在其店里就是,新能源车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效率均在稳步提高。

结合记者调查的情况,相比燃油车,新能源二手车的置换周期的确更短,但受保有量和私人消费者并不多等因素限制,新能源二手车的交易量本身就不高。

天天拍车发布的这份报告样本量有多少也并未公布,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记者联系天天拍车也未得到正式回复。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严重的政策驱动特征,并非完全的市场化发展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部分是单位所有,私人消费者占比还不高。

目前,共享出行机构无疑是纯电动乘用车的用车大户,也撑起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半壁江山,私人交易量并不多。

众所周知,用于租赁市场的燃油车,为确保营运时保持良好的车况,使用周期普遍不会太长。

新能源汽车受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等问题限制,使用周期更短似乎不可避免。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认知度等的提升,新能源二手车的置换周期似乎并没有上述《报告》显示的短得那么离谱。

三大因素制约流通效率

“新能源汽车技术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产品还未达到成熟稳定的阶段,这是厂商和消费者的普遍认知。在这种状态下,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率不高是必然。”

车易拍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蔡旭强调,在产品技术不断迭代,新车性能更好且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前提下。

二手车价格体系也很难稳定下来,由此也会产生二手车置换率过高、价格不稳定等连锁反应,这是不可避免的。

他甚至判断,在技术快速迭代升级的情况下,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指标波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据了解,车易得销售的1000余辆新能源二手车恰是来自一线城市的共享出行公司,而这些车辆主要流向三四五线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等具有良好低速电动车应用基础的地区。

车易得此前所做的长达半年的市场调查发现,在低速电动车具有很高普及率的三四五线市场,新能源二手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这些新能源二手车价格与低速电动车相差无几,有些车型甚至更优惠。这些车型在安全性、舒适性、时尚性等各方面都比低速电动车更具优势。

这也是我们为何将三四五线城市确定为新能源二手车主要目标市场的原因,新能源二手车与低速电动车PK,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在沈文军看来,造成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率较低、流通效率不高,甚至置换周期过短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通道尚未真正打开,并非没有市场。

蔡旭也表示,产品力不足、服务能力不到位、营销网络不健全,制约着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效率。

“目前,厂商服务网络和市场的匹配度存在严重不足,导致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蔡旭认为,在三四五线城市,新能源二手车具有一定需求,但车企的服务网络未能下沉得这么深,这就导致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二手车在售后服务方面,尤其是涉及“三电”的部分,厂商的服务能力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让新能源二手车的使用体验有所下降。

甚至有不少消费者是因为售后维修布局不到位,而不敢贸然购买新能源二手车。

有待营造更佳的消费环境

“在广西南宁、柳州等地,宝骏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很大,在当地很受欢迎,二手车的流通情况自然很好。一辆2.98万元的车,开了一年以上,仍能实现2.1万~2.2万元的成交价。”

在沈文军看来,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民共建”。首先,要构建相对理性的认知环境。

“事实上,有些新能源汽车的残值并没有那么低,如宝骏、欧拉等车型在二手车市场上还是有较高需求的。

但现在的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误导,让大家仍停留在新能源二手车残值极低的认知上。

再加上新能源车本身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被放大之后,严重影响了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

沈文军表示,包括媒体在内,大家要引导构建正确的舆论环境,让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有正确的认知,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蔡旭也表示,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这是导致新能源二手车流通受阻的重要原因。

其次,要构建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仍以广西为例,当地出台了充电优惠在内的系列优惠政策。

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自然也让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得以日渐活跃。这方面需要更多地方支持。

最后,厂商要做好渠道下沉的工作,在具有一定需求的三四五线城市,构建起具备一定售后服务能力的营销网络,让营销网络真正触达消费者需求。

“目前,在新能源二手车方面,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服务方面,需要厂商与第三方服务平台有效合作,构建良性的消费环境以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新能源二手车体验。”

蔡旭表示,新能源二手车存在广阔的市场需求,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也是广大厂商的机会。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D. POWER新能源车权威研究报告出炉,蔚来欧拉荣威榜上有名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变化历程、国内新能源汽车月销售量

2022年2月28日,院新闻办公室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中指出将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等政策。这与2022年1月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关于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的政策有明显冲突。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车)的补贴究竟是将延续还是终将取消?补贴取消后究竟影响有多大?

政策补贴退坡有影响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新能源汽车补贴历史来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自2013年以来呈现对车辆性能要求逐年提高,补贴逐年退坡的态势。

结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来看,政策退坡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其中尤其是在2017年和2019年两年,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对市场影响较大。2017年由于市场存在生产商骗取补助的恶劣行为,出台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降低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导致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减少。

2019年国家进一步大幅降低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并彻底取消了对插电混动车型的地方补贴,这导致2019年新能源汽车2019年销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可见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有着较大的影响。

尽管政策影响较大,但是补贴政策退坡的影响存在梯度性,自从2020年起,尽管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仍是持续退坡的态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新能源车产量占比从4.51%上升至11.22%,2022年1月在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退坡30%的情况下,当月新能源车消费量更仍是达到了43.1万辆,处于较高水平。可见这两年的补贴政策的退坡并未削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技术发展催生消费者购买需求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但产量不降反升的究竟为何呢?前瞻认为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技术升级和消费者消费习惯所导致的。前瞻认为在2017年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主要就是来自政策补贴形成的政策驱动型需求,因此在2017年国家从供给和需求双边补贴退坡后,行业消费需求出现了大幅短期大幅减少;2017年以后,随着行业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除了一部分来自于政策驱动,还有一部分则来自源于技术提升带来技术驱动型消费需求,但是在这一阶段政策驱动的消费需求仍然是主力行业消费需求,因此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受政策补贴滑坡影响较大,期间销量也呈现波动变化态势;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无论是续航、充能还是相关配套设施普及方面都持续提升,行业需求逐渐转变为技术型和政策型双驱动的态势,行业因此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除此以外,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发生改变,并且不间断的补贴退坡预期,也从心理上促使了许多消费者为了赶上补贴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每次退补政策开始前的最后一个月,行业销量均会出现大幅提升。

目前行业技术发展已进入瓶颈期

但是否这便是2023年取消补贴对我国新能源销量影响的答案?首先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发展已经逐渐进入瓶颈期。

由于新能源车,尤其是目前主要普及的电车,受到其电池的化学属性所限制,在续航里程、充能销率、抗寒能力和安全性等因素都已基本达到短期的技术瓶颈阶段。想要克服这些问题,厂商所需投入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仍较大,因此想要在中长期内持续依赖技术突破带动持续性的需求提升的可能性并不大。

真取消补贴,新能源汽车并无竞争优势

从消费的消费态度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电车)相比于燃油汽车具有一定的环保优势,但驱动消费者购买的仍然以汽车本身的性价比因素为主。

前瞻以特斯拉标准版model3、小鹏P7和奔驰A级轿车三款车型为例进行对比,在补贴后和含税后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三款车的首年使用成本大致如下表所示: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实际情况仍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综上分析,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会低于燃油车,尤其是在可以使用家庭自有充电桩的情况下,使用成本可能低值每百公里5-6元,并且如上海和北京等城市针对新能源车的牌照补贴政策仍处于政策存续状态,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但是从折价率和充能效率来看新能源车仍是不及燃油车。

因此如果客观综合对比当所有补贴政策都取消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两者的性价比来看,由于新能源车在续航损失、充能销率和保值率上本就不具备优势,当补贴取消后,其由于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将荡然无存,那么其竞争力综合评分将变得低于燃油车,在技术没有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那么大部分消费者将重新选择燃油车。

预计未来政策仍将以缓和退坡为主

基于上文的分析,前瞻认为在新能源技术优势有限的情形下,目前“一刀切”砍断新能源补贴的可能性不大,故而最后前瞻分析得出虽然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3年起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仍将取消,但是地方性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如上牌优惠仍将延续,整体行业补贴政策仍将以缓和退坡为主。

综合来看,前瞻认为,如果从2023年起所有补贴政策全部取消,出于“赶补”心理,2022年行业销售量将出现大幅增长,但2023年起行业销量则将由于新能源车缺乏竞争力优势和提前消费的原因,大幅滑坡至2021年的销量水平,并在技术未出现进一步突破的情况下,销量呈下降趋势;若2023年起国家补贴政策取消,地方补贴政策得已延续,则预计2022年由于相同原因出现销量大幅增长,随后,整体呈缓步增长态势,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城市地方补贴政策,尤其是上牌政策对消费者吸引力较大的缘故。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车行业能否持续景气?这份报告给出了答案

限行加码、牌照摇号排队......已经成为许多一线城市普通白领议论的越来越多的话题。迫于出行压力的日益增长,许许多多的普通“打工人”逐渐接受并选择新能源车。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惑,买新能源车我该怎么买?到底选混动还是纯电动?什么车最安全?该选小车还是大车?哪家的车最可靠、故障率最低。为了解答朋友们的疑惑,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来自J.D.?Power最近发布的权威报告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一份J.D.?Power?2020?近日刊出的一篇关于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可靠性调查排行榜。熟悉的朋友可能听过,J.D.?Power是美国一家权威的消费者数据及分析服务提供商及市场调研机构,其发布的汽车质量研究榜单与IIHS公路安全协会的碰撞评测一样,在国际上分别作为汽车质量和安全的两大权威报告,以客观性和独立性著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该研究基于3267位在5月之间购买车辆的车主的回答(2019年和2020年5月)。该研究包括来自20个不同品牌的40个模型,并从5月开始进行到2020年7月,在中国28个主要省份开展业务。

这项研究已进入第二年,报告数据来源于新能源车主在买车后的前两到六个月内,通过检查驾驶员遇到的问题来衡量新车质量。新车质量取决于问题每100辆汽车中引用的数量较少的问题,表示质量更高。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车主今年报告的平均问题数量为138?PP100(138个问题每百辆车)。国内传统汽车制造商品牌(147?PP100)的新能源车所有者报告的问题数量是远高于国际品牌(112?PP100)和国内新能源汽车初创公司(126?PP100)。

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所有者更年轻,对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更开放。1990年代的人数从2019年的24%增加到了今年的37%。此外,有78%的新能源汽车用户表示他们会在购买时考虑任何新能源车品牌,这比选择燃油车的车主数量要高出6%。新能源车的所有者最常提及传统质量问题:外观(占16%);内饰(占13%);信息系统(占比13%);和驾驶感受(占比13%)。其中令人讨厌的内部气味和过度的道路噪音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混动车所有者提出的问题比纯电动车所有者提出的问题少:混动汽车的问题是121个每百辆车,比纯电动汽车问题低22个每百辆车PP100。豪华与大众市场的混动车相比,混动汽车在外观和信息类别中的性能更好。

从报告可以看到,纯电动车问题少于平均水准的依次是蔚来、特斯拉、欧拉、吉利、荣威、比亚迪、长安、广汽新能源。小型纯电动车的质量问题多于其他纯电动车的问题:平均问题数小型纯电动车车主引用的是164?PP100,这比紧凑型纯电动车车的所有者要高得多(141PP100);中型纯电动车(124?PP100);和大型纯电动车(116?PP100)。排名最高的品牌和型号上汽大众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质量中排名最高,在混动车领域中,上汽大众以105?PP100排名第一,宝马以108?PP100排名第二。蔚来汽车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所有品牌中排名最高109?PP100,其次是Tesla(113?PP100)和ORA(129?PP100)。在各自细分市场中排名最高的是:小型纯电动车细分市场中的ORA?R1;在紧凑型纯电动车细分市场的?荣威Ei5;中型纯电动车领域的NIO?ES6。

小编点评:正如报告里说的,欧拉黑猫、荣威EI5、蔚来ES6分别是各细分市场排名较高的车型,总体口碑较好、问题偏少。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它们最好,只是大家在选车的时候可以有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选到一辆真正安全、可靠、耐用的新能源车,毕竟自己喜欢的才是对的。

关注“秋名撩车”,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进入2021年,疫情形势在全球范围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拉动经济回升。与此同时,在《巴黎协定》等公约的倡导下,各国也在积极展开行动,加速能源转型。

视觉中国图

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加快了扩张步伐。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零售量为100.1万辆,同比增长218.9%;欧洲八国累计新能源车注册量为83.79万辆,同、环比持续上升;美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售27.3万辆,渗透率较2020年上涨1个百分点。

与新能源 汽车 市场销量一同飙升的还有资本市场热度。Wind数据显示,今年初至9月6日,新能源 汽车 指数上涨37.92%,动力电池指数上涨68.86%,锂电池指数上涨79.96%,锂电隔膜指数上涨62.41%,锂电电解液指数上涨108.86%。

不过与新能源 汽车 取得的亮眼成绩相比,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产能受限、优质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等不利影响,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应紧张局面。

多因素共振 拉开全球电动化新序幕

《报告》认为,新能源 汽车 近来的优异表现既有政策层面的支持,也离不开相关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电动车不断优化的使用体验。

事实上,全球多个国家均已制定迈向碳中和的时间表。 汽车 行业作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政策制定中的关键一环。其中,中国双积分、欧盟碳排放和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共同构筑了强大的政策催化联盟。

具体而言,双积分约定了中国新能源 汽车 2025年渗透率至少达到20%;欧盟碳排放要求车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值在2025年下降15%(81克/千米);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提供316亿美元电动车消费税收抵免,***电动车销量,同时签署法令,要求2030年零排放 汽车 比例达到50%。全球电动化从中国和欧洲双主场拓展至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国内市场方面,自主品牌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不断提高, 汽车 合资品牌纷纷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们交付量节节攀升,更多“新新势力”——来自 科技 互联网领域的入局者不断涌现,目前已表示或开始造车的企业有小米集团、百度、360、创维等,新能源 汽车 供给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不仅如此,《报告》提到,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油车和电车便利性已经面临双向转换,随着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电动车的使用体验持续上升,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使用将逐步超过燃油车,这势必造成燃油车每年平均行驶的公里数下降,进而对燃油车相关的服务市场造成冲击。

当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已达670万辆,燃油 汽车 保有量接近2.9亿辆。尽管绝对数量有差距,但电动车保有量增速不断提高,燃油车保有量增长则有所减缓。《报告》预计燃油车保有量将在2023年达到3亿辆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在达到这一临界点之后,传统 汽车 消费的后端服务市场也将面临规模萎缩、布局收缩的问题。

对此,《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欧洲和美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将分别达到270万辆、200万辆和60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47%和83%,全球销量预计580万辆,同比增长86%;2025年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地区和国家销量预期分别为780万辆、700万辆和300万辆,复合增速分别为30%、37%和50%。全球2025年合计销量2000万辆,复合增速36%。新能源 汽车 的终端高增长将带动产业链上游持续繁荣。

投资思路 寻找最大“边际约束条件”

电动化浪潮为 汽车 行业带来的诸多变革中, 汽车 产业链的革新当属其中之一。由于动力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链构成与传统燃油车大不相同。

“目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整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动力电池产业链具有国际优势,驱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相当,智能化技术创新和应用不断加速,很多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但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例如国内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高精度感知设备等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依靠外资进口,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凸显,另外还存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等问题。”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事实上,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与制造、化工、有色冶炼等行业有明显的交叉。《报告》中提到,影响新能源 汽车 和锂电池生产的因素众多,笼统而言包括上游原料、四大材料(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电机电控、 汽车 芯片、车载电子等,部分环节的紧张都可能演绎为锂电池或新能源车生产的瓶颈,成为木桶中的那块短板,进而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回顾锂电池发展史,2016年的六氟磷酸锂、2017年的锂和钴金属、2018年的三元高镍和负极针状焦等,都曾供给端紧缺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行业红利。

《报告》认为,在新能源 汽车 高速增长背景下,投资思路之一就是寻找产业链中最大的边际约束条件。站在当前时点,短板效应仍然有效,部分环节因为产能吃紧和技术迭代放缓有可能演绎为锂电池或新能源车生产的瓶颈,成为量价齐升的潜力板块

今年以来,因上游原材料企业产能释放无法满足电池企业扩张需求,同时下游新能源车 汽车 的销量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行业优质产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动力电池诸多环节中,《报告》认为,隔膜和溶剂可能成2022年产业链上的“木桶短板”。一方面隔膜和溶剂均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从目前现状看无论是隔膜亦或溶剂,生产企业数量较少,核心技术仍未扩散,成为行业产能释放的一大制约;另一方面即使是隔膜或溶剂行业龙头,其2022年扩产幅度也相对有限,而二线厂商或受制于设备、技术,或受制于资金、客户,当前规模有限,整体产能释放仍不如其他环节。

目前,溶剂市场五种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自7月下旬以来,DMC由50元涨至1.33万元(上涨37%),EC由1.23万元涨至1.33万元(上涨8%),EMC由1.96万元涨至2.42万元(上涨24%),DEC由2.2万元涨至2.52万元(上涨15%),PC由1.4万元涨至1.72万元(上涨23%)。

锂电隔膜方面,行业开启了并购整合,后进入企业的资本和产能扩张都受到限制。

202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下游新能源 汽车 行业复苏叠加储能、两轮车等领域的高景气,国内隔膜需求大增,单月产量屡创新高,行业出现供需紧张态势。隔膜价格也从此前下跌状态进入到平稳阶段。《报告》预测,考虑到目前仍非新能源传统旺季,后续隔膜需求还有望进一步增长,判断隔膜价格仍将保持强势。

每日经济新闻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车辆事故报告制度,这一制度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居世界第一。

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5.5万/70.8万辆,环比变动9.3%/6.3%,同比增长110.0%/93.9%。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71.7万/456.7万辆,同比增长120.0%/110.0%。

渗透率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9月27.1%,2022年1-9月达23.4%,继续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整体销量抬升,欧洲9月7国新能源整体销量19.94万辆,同比增长12.43%,环比上升66.80%。

新能源汽车前三名:

1、比亚迪。

比亚迪在1995年成立,如今业务横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和电子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具备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的核心技术,车型更是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从系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比亚迪的销量每年都名列前茅,可见它的市场认可是比较高的。

2、特斯拉。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并且汽车销量也不低,排名仅次于比亚迪。在续航和电池使用寿命方面,特斯拉是有一定优势的,这得益于其bms技术,能做到对每一颗电芯进行独立监控,以此大幅度提升续航和的电池的表现。

3、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在2002年成立,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它是由上汽、通用、五菱三家汽车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目前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柳州、青岛和重庆。在发展上,上汽通用五菱有着集三方、南北联动、东西呼应的优势。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据相关消息报道,市场监督总局建立了车辆事故报告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事故的要求,其中包括如果发生着火冒烟等现象,必须12个小时上报,同时应该主动对同批次的车辆进行全面的排查。这一制度的建立,也就是为了强化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一直备受诟病,现如今通过这种方法提升生产商的安全意识,这样就能够达到整理车辆质量的提升。对于我们大家来说,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中,一般有哪些安全故障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是,车辆自燃。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因为它是完全依靠动力电池提供动力的。所以在他工作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过热的现象,而动力电池一旦过热,就很容易燃烧。所以自然让车辆有了自燃的风险,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多见的。所以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强化,这样才能减少他的影响。

其次,车辆失控问题。除了燃烧问题之外,还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失控的问题。前段时间网络上经常爆出新能源汽车刹车失灵、自动驾驶失灵等等。这种失控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一旦失去控制,那么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引起重视,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规避这种风险。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避免这个问题,也就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慎重对待。

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三家车企过万,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本文节选自《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4月,全球共售出11.0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下降30%。2020年1-4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57.07万辆,下降12%。

分企业来看,2020年4月,特斯拉以1.48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其次,大众、比亚迪也均超过了万辆。1-4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了10万辆,达到10.32万辆,其他企业差距明显。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4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1.18万辆新车,是所有单一车型中唯一一款过万的车型,仍然高居榜首;而1-4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8万辆的车型;排名第二的雷诺ZOE累计销量仅为2.28万辆,与Model 3相差6万辆之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2020年11月2日,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为4.32%。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206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

纯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燃料类型,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从五种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来看,柴油车平均碳排放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燃料类型,汽油车平均碳排放次之,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碳排放明显低于柴油车和汽油车。其中,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最低,为146.5gCO2e/km。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电网清洁化、电池碳排放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

具体来看,对纯电动车减排贡献最大因素为电网清洁化,在不同情景中贡献在10%-50%之间;材料效率对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也很重要,可降低纯电动车4%-13%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发展,动力蓄电池碳排放的对纯电动车碳减排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使用能效与电网清洁化两者共同作用于纯涤电动车燃料周期的碳减排,且随着电网清洁化的程度加大,使用能效的减排效果趋于降低。在不同减排措施中,生产能效的作用最不明显,主要由于其在纯电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重较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新能源

上一篇最早的一批特斯拉卖多少钱-特斯拉最早多少钱一股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